第五節 月相 教學設計
【糾錯】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
【觀察并畫圖】大家看課本105圖3—31月相變化;外面的圈表示月球亮的一半始終朝著太陽光的方向。里面的一圈表示人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強調:從地球的角度觀察,下面的圖要倒過來看。然后補充完成幾個空白的月相圖。
【交流】互相交流,看看畫的對不對?拿一本學生的書上來展示。
【動畫】觀察各種月相出現時間,讓學生特別留意上弦月和下弦月出現的時間和位置。
【思考與討論】將表格完成。
【小結】1.月相變化規律一:
月相名稱 出現的大致時間
(農歷) 日、地、月位置關系 視覺形狀
新月或朔 初一 大致在一條直線上,月居中 不可見
上弦月 初七、初八 大致成直角,
月在地以西 半圓,上半夜見于西部天空,月面朝西
滿月或望 十五、十六 大致在一條直線上,地居中 通宵可見,一輪明月
下弦月 廿二、廿三 大致成直角,
月球在地球以東 半圓,下半夜見于東半部天空,月面朝東
記憶口訣:初一新月不可見,只緣身陷日地間。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輪圓月朝西面。
滿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東下半夜。
2.月球變化規律二:a.上弦月出現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現在西邊的天空且月亮的西側半邊
明亮(月面朝西)。
b.下弦月出現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現在東邊 的天空,且月亮的東側半邊明亮(月面朝東)。
可以簡記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
【課件展示】由此及彼,升華質疑
在月相探究的整個過程中,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呢?比如說我們模擬的是簡化了的,那么在實際的宇宙中,這三大天體是如何運動的呢?根據這些運動,還會發生哪些情況?
【提示】:地球、月球都有公轉、自轉存在;且兩者有夾角存在;當三者真正在一條直線時會有什么情況發生呢?
【課件展示】課后探究作業:
探究月相變化的具體規律;探究月球始終以同一面孔對著地球的原因;探究月食、日食
(三) 歸納總結,知識內化
結合板書和多媒體,由學生總結月相的形成原因以及變化規律,教師補充并糾正。
(四) 新知應用,知識深化
【填一填】1.月相周期性變化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三者的_____________ 在一個月中有規律的變動。
2.新月出現在農歷每月的________,滿月出現在農歷每月的______________。初七、初八為__________月,二十二、二十三為________月。
【猜一猜】列舉詩句,讓學生根據詩中描繪的情景,猜一猜詩句描繪的是哪種月相。
a.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 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上弦月)
b. 去年元夜日,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枝頭,人約黃昏后。(滿月)
c.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殘月)
(剩下課后完成)
d.采蓮去,月沒春江曙。 (滿月)
e.風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鶻。(新月)
f.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滿月)
g.月出驚飛鳥,時鳴春澗中。(下弦月)
【判一判】1.判斷正誤:
彭荊風的《驛路梨花》
……夕陽西下,我們有點著急了,今夜要是直不到山那邊的太陽寨,只有在這深山中露宿了……一彎新月升起了,我們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里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