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3課 向日葵
四、教 學 選 擇
建議按照學習活動設置兩課時,教學過程可以按照教材安排開展,也可在領會教材意圖,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調整。例如先創設情境,學生聯系生活中色彩的象征意義,在嘗試體驗中認識色彩的本質特征,再欣賞繪畫作品,感受色彩對繪畫中表現情感的重要性,獲得初步的審美體驗和鑒賞能力,在此過程中可以進行臨摹、改畫練習,加強感受,并掌握一定的表現技法,然后學生運用色彩進行創作表現;或者教學可以從學生直接嘗試體驗開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 學 建 議
1. 關于教材處理的建議。
教材選擇一幅凡·高的《向日葵》作為教學欣賞圖片,教學中還可以選擇凡·高其他色調的《向日葵》作品對比欣賞。色彩的比較教學可以直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圖片,還可以與學生生活相聯系,例如分析服裝的色彩搭配,家居的色彩處理等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繪畫作品欣賞環節,除教材提供的作品外,還可以選取一些優秀的民間美術作品、京劇臉譜藝術、抽象畫讓學生欣賞,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其對色彩的感覺。
2. 關于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教學可以欣賞向日葵圖片導入,有條件可以準備向日葵鮮花加強學生感受,結合音樂文學語言幫助學生感受意境。
3. 關于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凡·高的《向日葵》改變色調的訓練,可以利用電腦優勢,多處理幾種不同色調和筆觸效果,可以設計學生操作環節,讓學生利用photoshop軟件改變美術作品色調。
教師自己制作色卡訓練學生對色彩的感覺,例如:找出與某種情緒、氣氛相吻合的顏色。準備的色卡以六個基本色相為主(紅、橙、黃、綠、藍、紫)。
4. 關于采納不同教學組織形式的建議。
啟發學生自主表現,可以組織學生室外感受,教師把指標、要求用表格形式列出,學生在校園里觀察某一景物,根據要求填寫表格,然后再利用色彩把感受表現出來。
5. 關于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把色彩知識與生活相聯系,強調色彩知識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價值。
六、教 學 資 料
●參考書目:
*《色彩技法》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色彩藝術學》 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文森特·凡·高 (1853—1890)出生于荷蘭南布拉邦特的格魯宗德埃一個小鎮新教牧師的家庭,逝于瓦茲河畔安威爾。凡·高當過畫店職員,做過牧師,由于種種原因,繪畫成為他最終的選擇。凡·高走進繪畫,嚴肅而狂熱地研究一切畫理畫法。33歲時來到巴黎,他弟弟提奧在那里銷售油畫和版畫,生活就靠弟弟資助。他在柯爾蒙的畫室里認識了貝爾納,又結識了勞特累克,受到過畢沙羅的指教,同高更有過交誼,目睹修拉的紅極一時,從此他投入了整個蓬勃興旺的藝術世界。35歲時來到阿爾,他狂喜地發現“這真是東方啊!”這時他以激情拼命作畫,在15個月中竟畫了二百余幅作品。不過畫賣不出去,生活極其艱苦,加之幻覺癥發作,變得癡呆,最終住進了精神病院,就這樣也從未停止過作畫。1890年7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天,舊病復發的凡·高用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時年37歲。
凡·高作畫時間不足十年,但他坎坷輝煌的從藝經歷仍可分為三個階段。早期主要以下層社會的生活為題材,畫風寫實且受荷蘭傳統繪畫與法國現實主義畫派的影響。中期他受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的影響,為他創作的轉折時期。他的創作與畫風的成熟期為到阿爾以后直到離世前這段時期。他的繪畫對野獸主義和表現主義均有深刻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