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園中健康成長(七年級)
七年級 第二單元 在校園中健康成長
在校園中健康成長
活動一 選材與構思
教學設計(一)
設計思路
教材本單元設計主旨在于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提煉、表現能力,而這一活動尤其能鍛煉學生從選材構思到表現創作的綜合能力。本課時主要目標在于通過對主題性作品的選材和構思提高學生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感受能力,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因此,能否加強學生對情感體驗的把握和表達是本課的一個重點,也是以往容易忽視的。本課教學中,除了能使學生了解選材構思等一般性的創作方法外,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自由度以使學生加強在創作過程中情感的投入成為重中之重。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人物題材繪畫的一般創作方法。
2.能將生活中的體驗經過選材、構思、提煉、加工,在一定場景中,以成組人物及情節,表現一定主題。
3.培養熱愛校園生活的情感,提高對周圍事物敏銳的觀察和感受能力。
4.了解搜集素材可以選擇的途徑。
教學重點
對繪畫題材的選擇和構思。
教學難點
構思中對典型場景中人物形象、情節的把握。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校園活動場景照片,引導學生回憶、交流自己在校園生活中印象最深刻、最有意義的事物。
1.我們如果要進行繪畫創作,同學們知道要在哪些方面思考嗎?
教師總結:
⑴設計思路的成型。
⑵搜集創作素材。
⑶確定構圖、畫面的主次安排。
⑷設計小構圖(包括色彩稿)。
⑸正式開始創作。
⑹整理畫面并處理畫面細節部分。
2.以一張創作作品《頭場雪》為例,簡要地了解一幅作品的創作過程。
3.在設計一件作品的思路時,可以讓我們的視野打開。從時段上來說可以分成:現代校園、未來的校園、白天的校園、夜晚的校園等;從內容上來說可以分成:各個學科的表現、課外小組的表現、午休時間的表現、課間的表現、體育課上的表現、運動會時的表現等;從狀態上來說可以分成:學習、休息、運動、娛樂、生活等等。
4.創作素材的搜集是為創作儲備題材來源的關鍵,從儲備的資料中,我們還要從中選出最有典型意義和最富于變化、富于美感的形象,最后在精煉的題材中選擇被畫的對象。
5.如果我們要是尋找生活中的素材,可以怎樣獲得?
教師總結“在平常的手段中,攝影和畫速寫的方式是運用得十分廣泛的記錄手段。攝影記錄可以讓素材十分真實而具體,速寫記錄則是由大量的主觀情緒被記錄在畫紙上,比較容易突出作者主觀的感受。”
6.運用照相機搜集的素材畫面真實、細膩,細節充分,另外光影的效果也比較明顯,同時在搜集素材的時候時間短,記錄的資料多,收集素材的效率很高。在比較復雜的人物表情的捕捉上也占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7.運用速寫的方式來搜集素材,大量的主觀情緒被記錄在畫紙上,雖然速寫作畫時間比較長(相對于相機而言),但是在寫生的同時,作者已經把生活中的形象作了一次細致的調整和刪減,比較容易突出作者主觀的感受。
8.布置課后作業:
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構思,從生活中去選擇適當的方式搜集相應的素材。
學生從以前的回憶中尋找在學校中很難忘的一些事情,同學間進行交流。
學生回答。
學生在了解的同時對于一些不明白的東西可以提出適當的問題由教師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