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節《電子表格的數據管理功能》教學設計
一、學習者分析經過前面幾節的學習,學生對excel的數據加工(公式和函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對數據管理不了解,缺乏數據庫建立和維護的經驗。不知道應該如何通過排序、篩選和分類匯總等數據庫統計功能對數據進行分析,發掘出數據所蘊含的價值。 二、教材內容分析1、 本節的主要內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節的主要內容是認識數據清單與工作表的區別,讓學生學會建立數據清單,并掌握排序、篩選、分類匯總等數據統計方法。通過本節中的實例,學生還將了解別人是如何通過管理和分析所得的數據完成研究報告的,從而為本章的最終目標(學生自己作一份研究報告)打下基礎。本節是本章的核心部分。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 認識數據庫與數據清單,樹立數據管理的意識;(2) 掌握排序、分類匯總、篩選等數據分析方法。 難點:分類匯總;對實際問題中的數據分析。3、課時安排:3課時。 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數據庫和數據庫技術的應用;(2)能區分數據清單和工作表;(3)建立數據清單,對數據進行管理;(4)掌握排序、分類匯總、篩選等數據分析方法。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研究報告數據分析的實踐活動,掌握對數據進行排序、分類匯總和篩選的方法。3.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數據管理的意識,增強數據分析能力,培養善于發掘數據價值的信息素養。 四、教學理念和方法本節教學圍繞著一份研究報告展開,讓學生在真實的數據調查、處理過程中,逐步學習和掌握建立數據清單,數據排序、篩選和分類匯總等方法。運用實例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數據管理的作用,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運用數據分析去發掘數據中所蘊含的信息,從而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1、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呈現方式教師先組織讓學生通過思考和分組討論學習和了解數據庫及其應用,認識工作表與數據清單的區別,并以搶答方式檢測學生掌握情況。然后以“關于供水的定額和超額用用提價研究報告”為例,通過教師講授、演示和學生練習相結合,使學生在實例中體驗數據清單的建立、數據排序、篩選和分類匯總等數據分析過程。2、教學過程第1課時教學環節教師教學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了解數據庫提問:數據有什么類型?面對大量的各種類型的數據,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呢?在你的身邊有哪些地方會用到數據管理呢?思考、回答設問引入,并通過身邊的實例,讓學生認識數據庫的概念和作用。區分工作表和數據清單 (1)通過ppt展示一份普通工作表和一份數據清單。(2)提問:普通的工作表與用于數據管理的數據清單有什么不同之處呢?(3)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解釋“字段”“字段名”“記錄”等概念。觀察對比,先在小組內討論,然后回答!⊥ㄟ^直觀比較,引導學生發現數據清單的特征,找出工作表與數據清單之間的關系。數據清單的建立以小明同學“關于供水的定額和超額用水提價的研究報告”為例,介紹數據清單的建立過程:(1) 根據研究目的設計調查問卷。(2) 通過直接詢問、電話詢問等方式填寫調查問卷。(3) 將收集好的原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