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1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學唱歌曲《彎彎的月亮》
1. 月有陰晴圓缺,你最喜歡什么形狀的月亮? (白玉盤般的圓月、彎彎像小船的彎月。)
有這樣一首歌,歌里有彎彎的月亮、彎彎的小橋和童年的阿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歌曲《彎彎的月亮》。
2. 欣賞《彎彎的月亮》動畫。
3. 請學生回答歌曲的音樂情緒及所表達的思想情感。(表達了幽幽的思鄉情和對童年的追憶。)
4. 欣賞劉歡演唱的《彎彎的月亮》視頻片段,學生小聲哼唱。
(1)學生對作品很熟悉,引導學生注意切分節奏在歌曲中的作用及反復記號的運用。
(2)討論演唱方法。
(教師提示:圓潤優美的嗓音,訓練有素的氣息控制,清晰含情的咬字吐字,良好內在的音高節奏感以及婉轉自如的運腔和心靈真情的抒發,其歌聲一定是甜美抒情動人的。)
5. 簡介演唱者劉歡(圖片)及詞曲作者李海鷹(圖片)。
6. 學生以各種形式演唱、表演《彎彎的月亮》,并評選出表現最為出色的給與表揚。
二、欣賞《月夜》
同學們的歌聲,悠揚動聽。老師仿佛通過歌聲,看到了一輪彎彎的月亮就在眼前,還有月亮下面美麗的阿嬌……外國歌曲作品中也有一首歌唱月亮的,讓我們對比欣賞一下,看看風格上有什么不同。
1. 聆聽藝術歌曲《月夜》。
樂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描寫的內容是什么?
旋律流動平穩。獨立的鋼琴伴奏,展現了月夜寧靜、安詳的自然美,也表現了一個熱愛故鄉、思念故國的人的心靈美。
2. 復聽《月夜》片段,體會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重要作用。(教師彈奏鋼琴伴奏。)
(1)兩遍樂曲在伴奏上有何不同?
(第一遍演奏簡單的和聲伴奏,[自己編配就可以];第二遍演奏歌曲原伴奏。原伴奏加強了鋼琴伴奏內聲部旋律的活躍性,更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及表現范圍。和弦的模棱兩可的作用、意想不到的解決,打亂了我們對調性的感覺,突出了月光朦朧和神秘的意念。)
(2)鋼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鋼琴引出月夜的寧靜、安詳的自然美麗夜空之景,鋼琴伴奏使樂曲更加豐富,起到了襯托的作用。塑造了月光如水的情景,使音樂絲毫不顯單調,抒發了作者思念故國、熱愛家鄉的心情。舒曼把藝術歌曲曲調與鋼琴伴奏結合得天衣無縫,使鋼琴伴奏更能體貼入微,有時鋼琴部分甚至超過歌唱部分。)
三、欣賞《花好月圓》
1. 欣賞《花好月圓》,請同學聽完后,說說這首作品描寫的是什么場面,是通過什么手段表現的?
2. 教師結合樂曲,說出該作品的演奏形式,復習民族管弦樂隊的構成。
(演奏形式是管弦樂合奏,它采取吹、拉 、彈、打四個樂器組的多種配合與組織。)
民族樂器分類 代表性樂器
吹管樂器組 笛子、嗩吶、簫、塤等
拉弦樂器組 二胡、高胡、板胡、京胡等
彈撥樂器組 琵琶、古箏、揚琴(擊弦)等
打擊樂器組 鑼、鼓、镲、響板、木魚等
3. 進一步思考:該作品體現了怎樣的一種音樂風格?判斷樂曲主題與表現內容。(作品表現了圓月之夜百花盛開、人們歡悅的生活情景。)(三段主題音頻:《花好月圓》a主題、《花好月圓》b主題、《花好月圓》a’主題)
主題a 快速地加花變化再現主題段落,樂曲情緒熱烈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