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1
主題b 音樂節奏歡暢、舒展,描繪了一幅輕歌曼舞的畫面。
主題a’ 舞蹈性的節奏型表現了人們盡情載歌載舞的場面。
四、唱樂、吟詩、賞畫藝術實踐活動(根據時間,學生回答,也可把這一環節,作為課后的作業,讓學生在課下自由探究。)
《花好月圓》表現了圓月之夜百花盛開、人們歡悅的生活情景,把我們帶到一幅輕歌曼舞的音畫里。在以“月亮”為主題的中外藝術作品中,有歡快的、含蓄的、抒情的、傷感的,它們是藝術家們“借月感懷”的心情寫照。同學們可以說出哪些和月亮有關的民俗活動,說出、唱出哪些作品?
1. 中秋活動:吃月餅,玩花燈,部分少數民族的祭月拜月習俗,越南中秋節兒童唱主角,韓國人在中秋節會吃松片。
2. 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和德彪西的《月光》,《月亮代表我的心》《月半彎》《月亮惹的禍》《春江花月夜》,凡高的《月亮升起》,課本上的《松溪泛月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水調歌頭》
3. 月亮里有音樂嗎?同學們知道有哪些歌曲搭載“嫦娥一號”去探月啦?
回答:《半個月亮爬上來》……
4. 欣賞神州七號航天飛船的圖片和宇航員楊利偉圖片。
神州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完成任務,大家正沉浸在神七太空漫步的喜悅之中,航天人將繼續載著國人的探月夢想 ,飛向太空。
5. 如果有一天國人能夠成功實現探月的夢想,讓我們準備幾首和月亮有關的作品帶到“月宮”。同學們,你們會推薦什么呢?也許……但老師盼望會有同學們的作品,也在其中。
五、課堂小結
月亮是愛與美的象征,因為月亮光照大地的時候,讓人感到月亮也有了生機和活力,有了靈性和感悟。特別是中秋夜圓圓的月兒,就是人們心目中團圓的象征。中秋佳節才會代代相傳,綻放出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熠熠光輝。望月賞樂,孤單的夜晚會變得溫暖,音樂與心情可以一同分享。
單元分析
單元課題名稱
說唱天地
單元教學內容
1. 欣賞:京韻大鼓《賀新春》,學唱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2. 欣賞:單弦牌子曲《風雨歸舟》,四川清音《布谷鳥咕咕叫》,蘇州評彈《蝶戀花•答李淑一》。
單元目標
1. 了解說唱音樂基本分類,認識說唱藝術的方言、樂器、演唱形式等音樂特征。
2. 欣賞和學唱說唱藝術,逐步建立熱愛中國說唱音樂的情感。
單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學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2. 欣賞不同地區的說唱作品,初步感受說唱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
1.《重整河山待后生》旋律跨度比較大,長音較多,注意引導學生的氣息支持,并注意咬字吐字、裝飾音等。
2. 從伴奏樂器、前奏間奏、唱腔結構和旋律音調等方面啟發學生,初步認識并正確區分四種曲藝音樂。
單元主要教學方法
聽唱法、講解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多媒體直觀教學法、比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