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樂鏗鏘》——節奏與情境教學設計及點評
本資源推薦人:洪嘯音樂教育網友 媚眼如絲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三中學
盧慶澤
教學目標
1.觀察中國鼓的外觀,認識中國鼓的制作材料及相關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中國鼓及鼓文化的興趣。2.通過觀察、探究、創作、評價等實踐活動,完成對鼓樂的鑒賞。
3.在討論、體驗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參與能力。通過互相觀摩、表演、評價,提高學生的對鼓樂美的感受力和創造力。
教學過程
師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1.簡單自我介紹(略)
2.欣賞紅罌粟女子打擊樂團表演《中國龍》(片段)
導言:通過剛才的短片,同學們一定感受中國鼓,動人心魄的力量。它或者氣勢磅礴,或者激亢振奮,或者雄渾壯闊,或者清脆亮麗……這鏗鏘有力的中國鼓仿佛穿越歷史的時空溶進了現代人的生活,可以說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鼓文化,離不開象征中華民族精神的中國鼓樂。今天就讓我們共同探討中國鼓的文化積淀,用心去體味它感天動地的鏗鏘神韻!
3.出示課題:《鼓樂鏗鏘》
從創設情境導入,使學生感受中國鼓動人心魄的震撼。引發學生對鼓樂的興趣。
識
鼓
1.看
鼓:
師: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中國鼓的一種,請同學們觀察后回
問題。 問題1:中國鼓的制作材料有哪些?
問題2:中國鼓都有哪些種類?
生:中國鼓是用木頭、釘子、皮革制作而成。
師:除了以上材料,古代人還能用什么材料制作中國鼓呢?對于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原始先民,什么材料是他們最容易獲得的呢?
生:討論后作出回答(石頭)
師:古代人把制作樂器的材料,共歸納了八種,稱之為“八音”。除了金、石、土、革、木外,還有絲、竹、匏。(展示圖片)學生回答問題2:腰鼓、大鼓、小鼓等。
師:中國鼓的種類是極其繁多的。從制作材料上可分為土鼓、木鼓、銅鼓等;從鼓的形狀上有大鼓、小鼓、手鼓、花盆鼓等;從鼓的功用上還可分為節氣鼓、鐘樓鼓等等。
材料上有土鼓
啟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觀察、討論等活動,主動探究、了解中國鼓的制作材料和種類。并從興趣出發引導學生課后拓展探究。
鼓的種類問題,同學們可以作為一個拓展性的作業,課下自己搜集資料進行探究。
2.學
鼓:
師:通過大家的共同探討,我們已經對中國鼓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有很多同學在思考中國鼓的演奏方法了。下面我們一起欣賞山西絳鼓《滾核桃》片段。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尋找中國鼓的演奏方法和部位。
生:欣賞之后,學生參與、體驗鼓的奏法并演示自己尋找到的答案。包括敲擊鼓梆、敲擊鼓面、悶擊鼓面、交替敲擊鼓棰等。
師:中國鼓的演奏方法是豐富多彩的。同學們找到了中國鼓的一些演奏方法和部位,表演也是很精彩的。
師:山西絳鼓以花敲干打而著稱,演奏技巧多樣而繁雜。可以代表中國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和部位。就大鼓而言有敲擊鼓梆、敲擊鼓面、悶擊鼓面、單手滾奏、雙手交叉敲擊鼓梆、交替敲擊鼓棰、悶擊向前(向后)推奏。
根據《滾核桃》的表演,激活學生先前的經驗,通過欣賞,主動探究、尋找鼓的演奏方法和擊打部位,調動學生用多種方法敲擊大鼓,初步感受大鼓的節奏魅力。為下一環節進行鋪墊。
玩
鼓
鼓
1.賞
鼓:
師:在構成音樂的“三要素”旋律、節奏、和聲中,鼓是最擅長表現節奏的。請欣賞《雙鼓絕唱——牛虎斗》片段,體會鼓是怎么把節奏和人的心理情感表現的淋漓盡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