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2
《蝶戀花•答李淑一》是一首評彈開篇。唱詞是毛澤東于1957年所寫的追念革命烈士楊開慧、柳直荀的舊體詞《蝶戀花•答李淑一》。由趙開生用評彈曲調編曲。
唱詞融合了蔣調、陳調的傳統唱腔旋律,并吸收戲曲的板腔變化手法而構成。“我失驕楊君失柳”節奏自由,帶有吟誦特點的旋律。“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大幅度跳動的旋律進行,情緒激動。“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以問答形式表現了革命烈士對革命勝利的充分信念。“寂寞嫦娥舒廣袖”舒展悠揚的慢板旋律。“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放忽收的力度變化,舞蹈性的節奏。“忽報人間曾伏虎”高音區強力度轉換到中低音區的大跳旋律,節奏自由。“淚飛頓作傾盆雨”強音唱法,難以抑制的激情。這首評彈詞曲結合恰當。其中,“魂”字利用韻母作拖腔處理,加強了對烈士深切哀悼之情,“舞”字之后的“啊”音拖腔 ,又使翩翩起舞的形象更顯生動。最后“雨”字的閉口韻,運用了顫音拖腔中漸強漸快的唱法,展現了似洶涌海浪般的由遠而近滔天而起的激情。整首唱腔優美抒情、細膩委婉,既保留了蘇州評彈音樂的傳統特色,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
教學過程 (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1. 導入
集體演唱上節課學唱的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一起回憶其特點。
2. 作品欣賞
(1)欣賞動畫《風雨歸舟》 。
(2)學生根據自學簡介:單弦牌子曲來源及歷史,自主欣賞的感受。
(3)聆聽《風雨歸舟》并完成表格一。
曲 名 表演形式 流傳地區 地方特色 伴奏樂器
風雨同舟
教師和學生一起哼唱過門旋律,提醒學生注意這是單弦牌子曲的經典旋律,也可以作為判斷是否是單弦牌子曲的主要特征。
(3)簡單介紹八角鼓,加深對此演唱形式的印象,共同完成表格內容。
3. 欣賞四川清音《布谷鳥咕咕叫》
(1)欣賞動畫《布谷鳥咕咕叫》。
(2)學生根據自學簡介:四川清音特點及來源,及自主欣賞的感受。
(3)播放音頻《布谷鳥咕咕叫》,注意唱腔有什么特點?請在書上用符號標出。“哈哈腔”──在句末處:
1=e 2/4
單元分析
單元課題名稱
西洋樂話
單元教學內容
1.欣賞:《g弦上的詠嘆調》《哈利路亞》《第九十四(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g大調弦樂小夜曲(第一樂章)》《歡快的農民集會》《音樂瞬間》《進行曲》《斯拉夫舞曲》《透過林間樹葉的鐘聲》《俄羅斯舞曲》。
2.唱歌:《搖籃曲》。
單元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歐洲巴洛克音樂、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現代音樂的特征及其代表作曲家和主要作品。
2.聽賞、學唱歐洲古典音樂,熟悉歐洲專業音樂的風格,培養審美情感。
3.初步了解詠嘆調、小夜曲、音樂瞬間這三種體裁形式。
單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欣賞歐洲3xx年間(從18世紀到20世紀)的音樂,初步了解歐洲專業創作音樂發展的基本脈絡,了解歐洲巴洛克音樂、古典音樂、浪漫音樂、印象音樂的特征以及代表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