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2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
1. 播放三段音樂片段(《音樂瞬間》《進行曲》和《斯拉夫舞曲》)。請同學判斷分別是音樂瞬間、進行曲和舞曲這三種體裁哪一種?(出示聽音樂辨別樂曲體裁)
2. 教師補充講解音樂瞬間、進行曲和舞曲這三種音樂體裁。重點講解音樂瞬間這一體裁是由舒伯特所創,同時強調曲名和體裁名相同。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答案。
二、音樂欣賞
1. 分別聆聽音樂:《音樂瞬間》 《進行曲》和《斯拉夫舞曲》,聆聽音樂后,教師引導同學討論并試著回答圖表中的問題:(表格填寫)
(1)作者是誰?
(2)什么體裁?
(3)節拍?
(4)旋律進行特點?
(5)主奏樂器?
(6)情緒特點?
(7)曲式結構?(教師說出《音樂瞬間》是自由曲式結構。)
(8)選自哪部作品?(教師直接給出答案。)
2. 請同學說一說聽音樂后的感受:(溫暖、優美、抒情、自由舒展。)
3. 簡介作曲家生平。
① 舒伯特簡介; ② 柴可夫斯基簡介; ③ 德沃夏克簡介。
4.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浪漫派音樂的風格特點。提倡一種綜合藝術;提倡標題音樂;強調個人主觀感覺(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現,作品常常帶有自傳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寫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在音樂形式上,突破了古典音樂均衡完整的形式結構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
三、欣賞《搖籃曲》動畫
1. 思考并回答問題:
(1)搖籃曲這一體裁的特點是什么?是在什么情境下演唱的?
安靜、溫馨、柔美。搖籃曲最初是母親對寶貝哼唱的眠歌,后發展成為一種音樂體裁。
(2)哪些音樂要素起了重要作用?
旋律優美、力度較弱,速度中速,節奏舒展。
總結補充:旋律優美抒情,大多采用級進、小跳寫作手法,旋律平穩跳動不大,體現了母親溫柔地哼著眠歌的音樂形象;速度采用中速,符合敘事語氣;力度較弱,營造親切安靜的氛圍;強弱拍節奏的起伏,模仿出搖籃搖擺的節奏,并采用弱起小節,更體現出平和溫柔的意境。
(3)簡介作曲家勃拉姆斯生平和此曲的創作背景。
2. 解決《搖籃曲》中音準、呼吸和咬字問題:
(1)學生跟琴模唱大跳音程do到高八度do的音準。
(2)練習呼吸:教師帶學生標出呼吸處(每一樂句換氣),指導學生練習緩吸緩呼的方法。
(3)練習咬字吐字:教師帶同學用正確方法念一句歌詞(要求:為更好表現媽媽那親切溫暖的母愛,強調朗誦歌詞時,需柔吐歌詞,聲母和韻母要拉長。)同學們可舉一反三進行練習。
四、《搖籃曲》歌曲學習
1. 讓我們一起隨琴或跟錄音哼唱全曲,請同學進一步體會搖籃曲意境。(注意:要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演唱,同時強調學生的正確坐姿。)
2. 視唱曲譜。(注意大跳音程do到高八度do的音準及弱起小節的演唱)。
3. 填詞演唱全曲,教師鋼琴伴奏。(注意歌曲前、后部分力度的對比,前弱后強;需柔吐歌詞,聲母和韻母)。
4. 學生分組背唱全曲。(注意體會歌曲意境。)
5. 教師或同學指揮,學生隨錄音一起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五、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一起領略了浪漫派音樂的幾個作品,初步感受了其音樂特點,認識了音樂家,了解了音樂瞬間這一體裁并知道是由舒伯特所創。同時學唱了那充滿母愛、溫馨、甜美的搖籃曲。希望同學們課后再多聆聽些其他浪漫派的作品和不同作曲家創作的搖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