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打擊樂活動《木瓜恰恰恰》說課稿
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個人演奏、集體演奏等方式,復習鞏固節奏練習。
四、說教學程序:
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次活動,活動流程為:
激發演奏興趣—自由探索—游戲體驗—相互交流—樂器演奏
1、激發演奏興趣,調動已有經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以節奏明快的音樂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以節奏為主線,從形式、內容上極大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2、自由探索(幼兒欣賞音樂,創編并學習基本演奏型)
初次聽到一首節奏明快的歌曲,幼兒不自覺的就會用不同的聲勢來表現,給孩子一定的時空,讓他們自己探索、創造節奏型。充分體現新《綱要》“以幼兒為主”的價值觀。
3、游戲體驗(幼兒看圖譜拍節奏,并在前四句句末邊拍邊念)
利用多種形式讓幼兒感知音樂的性質及其變化,結合多媒體課件,教師的教學藝術,讓幼兒在輕松、活潑的學習過程中,達到本次活動的認知目標。
4、指導幼兒根據形成的節奏方案設計出配器方案。
在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的同時,培養幼兒的音樂理解力和表現力。到此,能力目標就基本完成了。
5、組織幼兒分聲部進行樂器演奏。
基本的配器方案出來后,通過整體演奏、分組演奏、教師指揮、幼兒指揮等形式,讓幼兒體驗節奏活動的快樂,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6、活動延伸:
活動的目標基本完成,然而活動卻并未終止,還要引導幼兒持續不斷的探索更好的配器方案,以達到分聲部演奏的最佳效果。旋律優美的印尼樂曲能夠激發人們本身的形體表演欲,因而在活動的結束部分可以引導幼兒選擇不同的方式表現樂曲,讓幼兒在輕松歡快中走出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