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與環境
(3)圖中b區最適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區,因這里靠近
(4)圖中c區最適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區。
(5)圖中a、b、c中占地面積最小的是 (填字母)。
第一節 城市空間結構(三)
中心地理論
【課標要求】
【學習目標】
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數量與城鎮規模的關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論。
【學習重點】
中心地服務范圍的特點及其商品等級和服務等級的關系。
【學習難點】
中心地理論
【課時計劃】
1課時
【學習過程】
【基礎知識梳理】
一、中心地理論
1、1933年由德國地理學家 率先提出的,是研究城市 和 的一種城市區位理論。該理論探討了一定區域內城鎮 、 、 間的關系,并采用 對城鎮等級與規模關系加以概括。
2、為了避免相鄰中心地服務范圍的重疊,可將中心地圓周體轉換為 體系。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務范圍表現為以 為核心的 形。
3、高級中心地服務范圍 ,彼此相距 ,但六邊形數目 ;低級中心地服務范圍 ,彼此相距 ,但六邊形數目 。
【問題探究】
1、讀左圖,回答問題
1)、圖中共有多少級中心地及其服務范圍?
2)、在各級中心地形成的具有等級關系的空間結構體系中,中心地的等級與數量間是什么關系?
3)、中心地的等級與服務范圍的大小呈什么關系?
4)、你能分析出各級中心地服務范圍的六邊形面積之間的定量關系嗎?
2. 讀右圖,回答問題:
1)圖中r1、r2、r3分別代表三個城市的服務范圍的半徑。其中,最高等級的城市是 ,最低等級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