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農業發展
(2)地形、土壤條件
①地形條件往往影響區域農業生產的類型。
②一般來說,平原地區適宜發展種植業,而山地丘陵地區適宜發展林牧業。
ⅰ.西部高原地勢平坦,降水較多,是優質草原牧場
ⅱ.中部和東北部平原廣闊,面積占全國平原總面積的1/3
ⅲ.周圍山地環繞,森林資源豐富,木材蓄積量占全國總量的31%。
③土壤肥沃——廣泛分布黑土、黑鈣土,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
(3)社會、經濟條件
①工業特別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如亞麻紡織、毛紡織、乳品加工等對原料的需求,有利于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②東北地區交通發達,對外聯系方便;農產品、農業種植技術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為拉動本區發展外向型農業提供了重要機遇。
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農業經營規;依诰G色農業和大農業的發展。
活動
搜集相關資料,分析下列地區(任選一兩個)發展特色農業的地理條件。
珠江三角洲大力發展出口創匯農業:
點撥:珠江三角洲大力發展出口創匯農業的有利條件有:臨近港、澳、臺地區,港口、鐵路和航空等交通發達,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生產技術水平高。
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設成為我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
點撥: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資源廣闊,山麓地帶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當地種植長絨棉歷史悠久,市場對長絨棉需求大。
海南島成為我國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基地:
點撥:海南島地處熱帶,熱量和降水條件可滿足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市場尤其是國內市場對橡膠等熱帶作物的需求量大。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點發展花卉種植業農業布局特點
點撥:昆明四季如春,氣候條件適宜發展多種花卉品種,昆明等國內市場對花卉的需求量大。
三、農業布局特點——三大農業生產區域
東北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地域差異顯著,農業生產的地域性突出。根據氣候、
地貌、植被和土壤等農業生產自然條件的差異(圖4.4~4.5)及農業生產方式
的不同,東北地區可劃分為三大農業生產區域。
思考
閱讀圖4.3、圖4.4和圖4.5,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呈現什么規律?
點撥:從東南向西北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氣溫總趨勢是逐漸遞減的。但受丘陵、山地地形的影響,局部地區不符合上述趨勢。
2.東北地區自然條件南北向地域分異的主導因素是什么?
點撥:緯度
3.東北地區自然條件東西向地域分異的主導因素是什么?
點撥:海陸位置和地形
耕作農業區 林業和特產區 畜牧業區
分布 平原地區: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 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
主要糧(
樹、畜)種 玉米、大豆、小麥、水稻等作物 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紅松、蒙古櫟、白樺等 重要的羊、牛、馬牧畜生產基地
特
殊
分
布 ①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種植比例逐漸減少。②小麥和大豆種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漸增多。③水稻多種植在遼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區以及東部山區的河谷盆地。④隨著育種和種植技術的進步,水稻種植已擴展到北緯50°以北的黑龍江沿岸。 ①大小興安嶺是我國最大的林區(圖4.6)。②長白山區是我國主要的鹿茸、人參等珍貴藥材產區,③延邊盛產蘋果梨。④遼東低山丘陵和半島五陵區是我國最大的柞蠶繭產區。⑤遼南是重要的蘋果產區。 ①呼倫貝爾市三河地區的三河牛和三河馬,是聞名國內的良種。②松嫩平原西部是東北紅牛的商品生產基地,有良好的半農半牧飼養條件。③廣大農區的舍飼養畜業發展較快,主要飼養豬、肉雞、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業發展較快,并向專業化和規;较虬l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