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美蘇爭霸
(3)古巴導彈危機:1962年,蘇聯為改變在美蘇核力量對比中的不利地位,開始向古巴運動中程導彈。美國很快發現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導彈發射基地,并獲得了關于導彈型號及其他數據的確切情況。隨后,美國開始武裝封鎖古巴,美軍進入最高戒備狀態。蘇聯武裝部隊也隨之進入戒備狀態,取消一切休假和外出。經過美蘇兩國的對峙和談判,蘇聯最后從古巴撤走導彈,古巴導彈危機結束。
【探究整合】
冷戰對二戰后國際關系發展的影響:
(1)消極影響:兩極對峙引發了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和在世界范圍內的爭奪,戰后世界長期不得安寧,全面的“冷戰”和局部“熱戰”相交織,造成國際局勢的一次又一次緊張。
具體表現:
① 德國分裂——如何處置德國是戰后美蘇斗爭的焦點之一。(冷戰、歐洲)
② 朝鮮戰爭——戰后以美蘇冷戰為背景的第一次大規模局部戰爭。(熱戰、亞洲)。
③ 古巴導彈危機。(冷戰、美洲);
④越南戰爭——戰后持續時間最長的大規模局部戰爭。(熱戰、亞洲);
(2)積極影響:
①在冷戰的背景下,美蘇雙方勢均力敵,在近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舉例:古巴導彈危機)
②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長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從對方身上借鑒經驗,汲取教訓,并用于內部的調整和改革,推動了世界的整體發展。(舉例:戰后美國繼續重視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蘇聯在赫魯曉夫改革中注意放寬地方和企業的自主權,這都是雙方各自都看到對方經濟制度優越性的表現。)
③冷戰雙方在科技、軍事等領域的競爭也客觀上推動了戰后世界科技水平的提高,冷戰后好多美蘇的軍事科技開始用于民用領域,推動了世界的進步。(舉例:gps全球定位系統最初是美蘇用在戰斗機上的導航系統,冷戰后開始廣泛應用于救援、城市交通管理等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④兩極格局下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有利于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壯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舉例:不結盟運動。)
【真題賞析】
[真題](08•江蘇•19)二戰后,德國和朝鮮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
a.國內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國和蘇聯的相互對抗
c.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演變 d.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推行
【雙新演練】
一、選擇題
( )1、《環球時報》記者報道:xx年5月13日,韓國和朝鮮決定,中斷半個多世紀的南北鐵路大動脈即西部的“京義線”和東部的“東海線”于當月25日進行試運行。造成當年朝韓南北鐵路大動脈中斷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a.韓國和朝鮮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 b.朝鮮半島長期處于分裂狀態
c.美蘇“冷戰”政策的結果 d.朝國和朝鮮經濟發展差距巨大
( )2、xx年10月2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說,美國在東歐捷克和波蘭部署反導系統所引發的局勢類似于上世紀60年代發生的古巴導彈危機,這表明
a.美俄爭霸格局已經形成 b.國際局勢日趨緊張
c.美俄對抗關系依然存在 d.一超多強格局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