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美蘇爭霸
( )3、美國某總統(tǒng)在其回憶錄中寫到:“我也希望(藉此機會)向全世界說明,美國在這個新的極權主義的挑戰(zhàn)面前所持的立場。我相信,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它現在宣布。不論什么地方,不論直接或間接侵略威脅了和平,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美國的這個政策通常被稱為
a.馬歇爾計劃 b.杜魯門主義 c.羅斯福新政 d.尼克松宣言
( 。4、總理強調,我們要走一條和一些大國不一樣的道路,這條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這是中國在總結人類社會發(fā)展史,尤其是近代以來大國興衰的經驗教訓時作出的理性選擇。以下各國的近現代的歷史最能為我國和平崛起提供正面經驗的是
a.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
b.日本在近代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c.20世紀40年代以來美國成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d.二戰(zhàn)結束后德國的重新崛起
( 。5、觀察下圖,對圖中“善意”的正確理解是
①控制西歐國家 ②阻止西歐崛起 ③提升英鎊地位 ④遏制蘇聯(lián)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6、二戰(zhàn)以后,世界政治格局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下圖《對德國的分區(qū)占領》產生的主要背景是
a.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成立
b.以蘇聯(lián)為首的華約組織成立
c.美蘇“冷戰(zhàn)”局面逐步加劇
d.德國分裂為民主德國和聯(lián)邦德國
( )7、下圖是“二戰(zhàn)”后初期蘇聯(lián)的一幅宣傳漫畫,從圖中我們可以得到的正確信息是
a.古巴導彈危機中美蘇雙方的激烈對抗
b.蘇聯(lián)揭示了“二戰(zhàn)”后美國和平政策的虛偽性
c.是美國對“華約”組織的挑戰(zhàn)
d.蘇聯(lián)對馬歇爾計劃的應對
( ) 8、右面圖片展示的是英國考文垂大教堂,它是西歐戰(zhàn)后復興的象征。西歐各國經濟復興與發(fā)展的共同原因是
①清除法西斯主義殘余勢力
②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③建立福利國家制度
④充分利用“馬歇爾計劃”提供的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眼前的這塊柏林墻遺跡恰好放置在兩輛坦克之間。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西德與東德之間戰(zhàn)爭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