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輝煌燦爛的文學教學設計
4:學生閱讀教材第43頁,了解唐詩的發展過程,并完成下列表格。
代表
人物 詩歌
類型 主要內容 特點及成因
初唐 王勃
陳子昂
盛唐 高適 邊塞詩 既描繪雄奇壯麗的邊塞風光,也反映邊塞軍人無畏的氣概、樂觀的精神、思鄉的情懷和將士的苦樂,為唐詩增添了新鮮壯麗的色彩。 特點:開朗奔放、剛健清新。
成因:唐朝國力強盛、文化開放。
岑參
孟浩然 山水詩 描寫了悠閑寧靜的山水田園生活,充滿詩情畫意。
王維
李白 詩仙 浪漫主義
杜甫 詩史 現實主義
中唐 白居易 諷喻詩 特點:平實淺近、針砭時弊。
晚唐 李商隱
杜牧
教師提出探究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回答后,教師指導:
【探究學習1】結合時代背景分析為何西漢和東漢的賦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西漢由于實現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想的大一統,呈現一種蓬勃發展、昂揚向上的氣派。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產生的賦,大多篇幅較長,氣勢恢宏,手法夸張,詞藻華美,充滿著豪邁昂揚的精神。
東漢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文人關注的熱點也從宮廷苑囿轉向更廣闊的社會現實,賦的創作逐漸趨向短篇,以抒情為主,昔日以鋪張揚厲、汪洋肆恣為主調的風格和豪邁昂揚的氣勢,也逐漸被深邃冷峻、平正典雅的風格所取代。
【探究學習2】引導學生回憶必修1、2的相關內容及閱讀教材p43,分析唐詩繁榮的原因。教師總結如下:
a國家的統一和國力的強盛,為詩歌的發展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b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礎;
c開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舉“以詩取士”,不僅使文人思想開放、活躍,也直接刺激了詩歌創作的迅猛發展。
(二)宋詞和元曲
學生依據教材回答預習學案問題:
1.宋詞的成因、特點和流派
特點:詩的另一種形式。句子長短不齊,更便于抒發感情。
成因:
a兩宋城市手工業、商業經濟的繁榮,是宋詞興盛的物質基礎。
b市民階層的擴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
c兩宋社會矛盾尖銳,文學家用詞更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流派:
宋詞有兩大流派即婉約派和豪放派。北宋的柳永和兩宋之際的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蘇軾是豪放派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南宋的辛棄疾繼承和發揚了蘇軾的風格,取得很高成就。陸游不僅是大詩人,而留下了很多的詞篇,其詞作品既有豪放的佳作,也有婉約的名篇。
2.元曲的含義和成就
元曲的含義,包括散曲和元雜劇。二、元雜劇的成就,關漢卿與《別情》,馬致遠與《秋思》。
教師提出探究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回答后,教師指導:
【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回憶語文課本中學過的宋詞,歸納出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不同點。
婉約派風格委婉含蓄,細膩感人,內容以詠嘆個人身世、寫景抒情為主;
豪放派風格豪放激憤,氣勢雄偉,內容以記事、說理為主,表達內心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