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教案
②資產階級先后成立了國防政府和臨時政府,對逼近巴黎的普軍采取屈膝投降的態度——1871年臨時政府同德國草簽條約,同意向德國賠款50億法郎,割讓阿爾薩斯全省和洛林省的一部分;同時準備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裝。
2、成立過程:①1871年3月18日革命:政府軍企圖奪取巴黎市內的蒙馬特爾高地和梭蒙高地,巴黎人民起義,臨時政府逃出巴黎。
②不久,巴黎公社成立。
3、政權性質:是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的雛形;巴黎公社的許多領導人是第一國際的成員
4、革命措施:①政權建設方面:廢除舊軍隊、舊警察,取消資產階級的法庭和議會,代之以國民自衛軍和工人階級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機構(實質即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的國家機器);規定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
②社會經濟方面: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人合作社管理;監督鐵路運輸和軍需生產;規定公社職員的薪金最高不得超過工人的最高工資等
5、失敗原因:沒有接管法蘭西銀行;沒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聯系;更沒有發動廣大農民,造成后來財政拮據,孤軍奮戰。
6、歷史意義:①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
②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
③它的經驗和教訓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寶貴財富;
④公社戰士的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將永垂史冊。
【重點難點問題解析】
1、19世紀的工人運動分為兩個階段:
①19世紀三四十年代:這個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的任務尚未完成,工業革命還在進行中。由于資本主義制度還不成熟,相對民主的政治經濟模式尚未建立起來,這使得工人階級政治上無權,經濟上遭受手段原始殘暴的絕對剩余價值的剝削,因而早期工人運動非常激烈,一般這個時期的工人運動都帶有政治斗爭、暴力斗爭、自發分散的特點。“三大工人運動”和1848年法國“六月起義”都是這些斗爭的突出代表。空想社會主義等理論雖反映了不成熟的無產階級的美好愿望,但其致命的弱點使其無法指導工人運動。為了適應時代和工人運動的需要,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科學共產主義理論。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它的誕生。從此,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作為新的歷史潮流發展起來。這個時期的無產階級雖然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但還沒有提出消滅資本主義制度的綱領,還未走上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其基本口號和要求尚未超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范疇,其斗爭客觀上促進了資產階級的革命和改革運動。
②19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特別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19世紀中期的工人運動又有了進一步發展,其最重要的體現有:工人階級的思想覺悟大大提高。隨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及它與工人運動的密切結合,這個時期的工人運動開始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工人運動開始由分散走向國際聯合,第一國際的成立即是證明。工人斗爭的矛頭開始指向資本主義制度。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19世紀以來國際工人運動的大總結,它體現了這一時期工人運動所具有的政治斗爭、暴力斗爭、一定程度的組織性、受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和發揚國際主義精神等特點。同時公社還創造了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原則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