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與實踐
(4)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種新型渾儀——“簡儀”,突破了渾儀環圈交錯不便觀測的缺點,將環組分別架立,裝置簡便,而效用更廣,具有實用、簡便、靈巧的特點,比歐洲發明同類儀器要早300多年。郭守敬還主持了全國的天文和大地測量工作,測定黃道和赤道的交角值極其精確,受到世界天文學界推崇。
要點點撥天文儀器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文觀測水平的高超。
3.歷法
郭守敬編制的《授時歷》是我國古代最精密的一部歷法。它以365.2425日作為一年,同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實際時間只差26秒。
要點點撥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巨大的原因:
滿足農業生產“授農以時”的需要,服務于農業生產;為封建王朝統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據,宣示政權的合理性、合法性;朝遷集中人力對天文歷法實觀測和研究,取得顯著成就。
二、數學成就(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
(一)先秦時期計算方法的改進
春秋時期,已經出現了九九乘法口訣——最晚在春秋末年,發明了度量衡——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籌算計算法(算籌是一種10多厘米長的竹棍,在元代出現珠算法以前,一直使用這種籌算法)
(二)漢朝時期的數學著作
1.成書于西漢時期的《周髀算經》包含有大量數學方面的內容,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
2.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是一部數學專著,總結了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書中記載田畝面積和谷倉容積的計算方法,還總結了正負數加減運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運算方法!毒耪滤阈g》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古代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要內容、以算籌為計算工具、以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十進制記數系統來計算的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要點點撥
《周髀算經》含有數學方面的內容,而《九章算術》則是一部數學專著。中國古代數學正是從計算入手,發現了一系列的方法,因而把數學叫做“算術”,這也是與西方數學的差異之處,西方往往注重公理的推演,根據假設的條件進行推斷,而中國側重于實用和計算。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對圓周率的精確計算
南朝宋、齊之際的祖沖之在劉徽割圓術的基礎上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這一成果領先世界達10xx年之久
三、古代農書
農業是古代決定性的生產部門,由于農業生產的狀況直接關系到百姓生計和國家的興衰存亡,因此歷代統治者都把農業發展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努力督促和組織農業生產。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大國,農業尤其是種植業的發展是一切農業文明演進的物質基礎。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我國先后出現了下列各種農書:
(一)《齊民要術》
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作者是北朝的賈思勰。
全書共10卷,92篇,內容十分豐富,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方法,還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等許多寶貴的思想。
要點點撥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古代農業生產水平長期走在世界的前列!洱R民要術》等農書是對我國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的總結,同時也是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發達、技術先進的反映。
(二)《農書》
元代王禎的《農書》,37卷,13萬多字。重點放在生產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農器圖譜》占全書篇幅的4/5,附有306幅插圖。這部農書特別重視用機械代替簡單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對提高生產力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書中詳細記載了冶金“水排”、水轉大紡車、木活字和“轉輪排字盤”等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深遠影響的重大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