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與實踐
要點點撥
強調生產工具的改革,是王禎《農書》的突出特點。用機械代替簡單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思想,能夠有力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三)《農政全書》
由明代徐光啟編定,該書系統總結了歷代農業、手工業積累的經驗,并參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在博采古今農學大成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達到了傳統農業科學的頂峰。全書共60卷,近60萬字,分為農本、田制、水利、農器、農事等12門,包羅了農業及與農業有關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技術等各種知識。徐光啟也被譽為“中國近代科學先驅”。
知識鏈接
《農政全書》基本上囊括了古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即徐光啟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貫徹這一思想正是本書不同于前代大型農書的特色之所在,前代農書,無論是《齊民要術》還是《農書》,雖然也都是以農本觀念為中心思想,但重點在生產技術和知識,可以說是純技術性的農書。
《農政全書》按內容大致上可分為農政措施和農業技術兩部分,書中有關開墾、水利、荒政的內容占了全書將近一半的篇幅,這是前代農書所鮮見的。徐光啟并沒有因為著重農政而忽視技術,相反他還根據自己多年從事農事試驗的經驗,極大地豐富了古農書中的農業技術內容,這就使得《農政全書》成了一部名副其實的農業百科全書。
四、醫藥學成就
(一)中醫學的成就
1.《黃帝內經》
編撰于戰國,成書于西漢。是中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書,該書奠定了中醫學理論的基礎。
閱讀提示
《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理論基礎”的依據:中醫學五大核心理論——陰陽五行說、臟象學說、經絡學說、形神學說、天人學說都源于此書。
2.《傷寒雜病論》
東漢張仲景編著,論述了“望、聞、問、切”四診法,成為中醫臨床醫學的經典。張仲景也被后人稱為“醫圣”。
3.名醫華佗
東漢人,精于方藥針炙,擅長外科手術,發明了最早的麻醉藥劑——“麻沸散”;此外,他還認識到生命在于運動的道理,發明了最早的體育保健體操——五禽戲(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進行健身)。
知識鏈接
中醫學與近代西方醫學的不同點。西醫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中醫強調人的健康需要身、心、社會三才的統一,還強調個體與整個宇宙的和諧,中醫的診療方法靈活多樣。
(二)中藥學的成就
中國古代藥物學的最高成就就是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該書共52卷,190萬字,全面系統地總結了中國16世紀以前的藥物學成就!侗静菥V目》創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分類法,體現了生物進化的思想,推進了世界生物學的發展,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
要點點撥
《本草綱目》是幾千年來祖國藥物學的總結。這本藥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藥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五、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發明
(一)造紙術
問題探究成語“學富五車”能讓你聯想到什么樣的情況?
1.紙出現前的書寫材料及其缺陷
中國古代起初把文字刻、鑄在甲骨、青銅器上,后來更多使用竹木簡和縑帛做書寫材料。但是,竹木簡太笨重,縑帛太貴,很難推廣。
2.紙的發明過程
①西漢時,發明了植物纖維紙,但紙質粗糙,不適合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