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宗教改革2
⑵為挽救“黑暗”的歐洲,馬丁•路德拉開了歐洲宗教改革的序幕。請概述其改革的突出貢獻。
⑶結合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歐洲宗教世界呈現出哪些特點?宗教改革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
12、在歐洲宗教改革思想的影響下,16、17世紀英國也進行了宗教改革,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16世紀英國宗教改革確立的教派是什么?其實質是什么?推行改革的國王有哪些? (2)16、17世紀英國的宗教改革過程主要矛盾是怎樣變化的?試分析其原因。 13、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出現后,資產階級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爭表現在哪些方面?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
參考答案:第五專題
【中心問題】
主要內容:
①反對羅馬教會對各國教會的控制。②反對教會占有土地,出售贖罪券。③主張“因信稱義”。④使用民族語言。⑤建立廉儉教會。
歷史作用:
①思想:否定了羅馬教會的權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思想武器。②政治: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促進了歐洲民族國家的成長。③經濟: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能力拓展】
1、⑴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贖罪券。
區別:馬丁•路德主張“因信稱義”即通過內心信仰,虔誠直接與上帝溝通獲得上帝赦免,而天主教會主張教徒通過購買贖罪券由教皇免除罪過。
⑵揭開了歐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⑶實質:宗教改革運動是一場在宗教外衣的掩飾下發動的反對封建統治的政治運動,是文藝復興之后歐洲又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2、①反對天主教會的絕對權威,要求擺脫羅馬教廷的束縛。②主張因信稱義,建立廉儉教會,使用民族語言。③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族國家的成長。④是早期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政治運動。
【課堂練習】……
1—5,babab
6、答案:(1)上帝的恩賜。為資產階級的社會經濟生活提供了神學依據和宗教動力。(2)天主教會。他認為財富是蒙上帝恩賜的人獲得成功的標志。他主張選民要以奮斗精神取得事業的成功,并且具有節制、忍耐、儉樸、誠實、守信、謙遜等高尚美德。(3)新興資產階級。
(1)天主教會利用教權聚斂財富,是西歐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人們的精神世界,壓制進步思想,迫害先進人士;干涉國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天主教會的黑暗統治是歐洲各種矛盾的焦點。(2)提出了“因信稱義”的主張,否定了天主教會的神學說教。(3)特點:出現了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教會組織和宗教儀式簡化,人們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張。積極影響:動搖了天主教會統治地位,促進資本主義在歐洲的發展;沖破天主教會的精神束縛,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歐洲民族意識和民族國家的發展。
第五專題單元練習】
1—10,bcdccaddbd
11、(1)天主教會利用教權聚斂財富,是西歐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人們的精神世界,壓制進步思想,迫害先進人士;干涉國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天主教會的黑暗統治是歐洲各種矛盾的焦點。(2)提出了“因信稱義”的主張,否定了天主教會的神學說教。(3)特點:出現了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教會組織和宗教儀式簡化,人們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張。積極影響:動搖了天主教會統治地位,促進資本主義在歐洲的發展;沖破天主教會的精神束縛,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歐洲民族意識和民族國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