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隔離的堅冰教學案
【知識與能力】
知道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文學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羅曼•羅蘭與《約翰•克利斯朵夫》、海明威與《老人與海》、高爾基與《母親》、魯迅與《阿q正傳》、泰戈爾與《吉檀迦利》,認識這些文學成就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影響;知道現代立體派畫家畢加索及其代表作《格爾尼卡》,了解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藝術價值。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鑒賞19世紀末20世紀初具有代表性的文學藝術作品,來理解這些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
2、通過組織學生的感悟活動,促使學生學會自主性學習,學會多層次、多角度、多途徑地探究問題,并且尋找解決問題的手段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19世紀末20世紀初具有代表性的文學藝術作品的魅力,提高對文學藝術作品的審美欣賞能力;感受音樂的魅力,認同音樂的多樣性和民族性。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文學藝術獲得發展的歷史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文學藝術領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產生的重要影響及其富含的藝術價值。
難點: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文學藝術領域取得發展的歷史背景及文學作品產生影響的理解;世界的交流與融合對文化的影響。
【自主學習】
一、世界的文學
1、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文學繼續散發著光彩,在歐洲,法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以其巨著 獲得法蘭西學院文學獎和 ,這部著作被譽為20世紀第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而他本人也被稱為 。
2、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與海》通過描寫人與自然的艱苦搏斗,表現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寓含著作者對人生的看法,這種創作手法被稱為 。
3、與此同時,亞、非、拉等國的文學逐步獲得了世界的承認,其中印度近代文學上偉大的詩人 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二、用筆戰斗的無產階級勇士
1、高爾基被譽為“ ”,社會主義現實文學的奠基人。其中代表作 被列寧稱贊為“一本非常及時的書”。他的自傳三部曲 、 和 不僅反映了作者本人的生活經歷以及思想探求過程,而且廣泛概括了19世紀70年代~80年代的俄國社會。
2、1918年,魯迅發表了 ,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
三、畢加索和立體派
立體派是進入20世紀以后在法國興起的一個現代藝術流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代表作有被稱為是立體主義的第一幅繪畫的 。1937年4月,法西斯空軍轟炸西班牙,畢加索以此為題材,創作了畫壇的名作 。
【教學過程】
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文學藝術潮流的背景
1、經濟: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類歷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結束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國間的聯系,世界各國各地區文化在經過激烈碰撞之后逐漸打破了隔離的堅冰,取得了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