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隔離的堅冰教學案
無法理喻的是,被海明威所摒棄的,卻被時下我們的一些文人當寶貝似的撿回,樂此不疲地制造著成堆的文字垃圾。
海明威的魅力在于,他凈化了當時的文風,掀起了一場“文學革命”。也因此,他被同時代及后來的許多作家奉為典范,并且吸引了世界上一代又一代讀者的目光。其春風化雨般的影響,經久不衰。
近讀介紹海明威生平的一份譯稿。看他魁梧、結實、胡須叢生的照片,嘴角還漾出一絲微笑。海明威是不朽的。很難再有像海明威這樣的作家,他的經歷與作品,讓我一讀再讀。因為,海明威是一個無法窮盡的話題。
3、泰戈爾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印度孟加拉語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生于加爾各答市一個具有深厚文化教養的家庭,父親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社會活動家,六個哥哥也均獻身于社會改革和文藝復興運動。泰戈爾自幼厭惡正規學校的教育,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學度過少年時代,1878年去英國學法律,后轉入倫敦大學攻讀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 [,點擊進入]
泰戈爾童年時代即嶄露詩才,他的愛國詩篇《給印度教徒廟會》(1875)發表時,年僅14歲。1880年,19歲的泰戈爾便成為職業作家。1881至1885年,他出版了抒情詩集《暮歌》(1882)、《晨歌》(1883),還有戲劇和小說等作品。這些早期傷品的特點是夢幻多于現實,富于浪漫主義色彩。 [,點擊進入]
90年代是泰戈爾創作的旺盛期,詩集《心中的向往》(1890)是他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著名詩篇《兩畝地》(1894)的發表,標志著泰戈爾從宗教神秘主義走向深刻的人道主義。這一時期的詩作還有《金帆船》(1894)、《繽紛集》(1896)第5部抒情詩集和一部《故事詩集》(1900)。此外,他還創作了6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的《素芭》(1893)、《摩訶摩耶》(1892)、《最活著,還是死了?》(1892)等被列入世界優秀短篇小說杰作之林。 [,點擊進入]
19xx年,泰戈爾為改造社會創辦了一所學校,從事兒童教育實驗。19xx年,這所學校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由于英國在孟加拉推行分裂政策,19xx年印度掀起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一個高潮,泰戈爾積極投身于運動并創作了許多愛國詩篇。這一時期是他創作的最輝煌時期。他出版了8部孟加拉文詩集和8部英文詩集,其中《吉檀迦利》為詩人贏得世界性聲譽。這一時期重要的詩集還有《園丁集》(1913)、《新月集》(1915)、《飛鳥集》(1916)等。19xx年,泰戈爾又發表了史詩性長篇小說《戈拉》和象征劇《國王》等。 [,點擊進入]
1919年,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為尋求民族解放道路,他走遍五大洲,發表了許多著名演講。這時期突出成就是政治抒情詩,分別收在《非洲集》(1937)、《邊沿集》(1938)、《生辰集》(1941)等作品中。 [,點擊進入]
泰戈爾一生共創作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余篇短篇小說,20余種戲劇,還有大量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著和游記、書簡等。此外,他還是位造詣頗深的音樂家和畫家,曾創作xx余首歌曲和1500余幀畫,其中歌曲《人民的意志》已被定為印度國歌。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