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隔離的堅冰教學案
l 痛苦對我說:“我保持深深的沉默,如同他的腳步。”
l 生命對我說:“我在完美中死亡。”
l 大地對我說:“我的光芒每時每刻親吻著你的思想。”
l 愛情對我說:“時光流逝,但我等著你。”l 死亡對我說:“我駕駛著你的生命之舟穿越大海。”
l 泰戈爾與徐志摩的友誼——“友誼是一種最神圣的東西,不光特別推崇,而且值得永遠贊揚。它是慷慨和榮譽的最賢惠的母親;是感激和仁慈的妹妹,是憎恨和貪婪的死敵;它時時刻刻都準備舍己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懇求。”
4、無產階級文學家高爾基的歷史地位、代表作及其內容與特點。
⑴歷史地位——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1868年出生在伏爾加河畔一個木匠家庭。由于父母早亡,他十歲時便出外謀生,到處流浪。他當過鞋店學徒,在輪船上洗過碗碟,在碼頭上搬過貨物,給富農扛過活。他還干過鐵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門人、園丁……。在饑寒交迫的生活中,高爾基通過頑強自學,掌握了歐洲古典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只上過兩年小學的高爾基在24歲那年發(fā)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
高爾基被譽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社會主義現(xiàn)實文學奠基人以及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導師。散文詩《海燕》,創(chuàng)造了一個勇敢的海燕形象,鼓舞人們去迎接偉大的戰(zhàn)斗,是一篇不朽的無產階級革命的戰(zhàn)斗檄文與頌歌。《母親》則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批自覺為社會主義斗爭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的英雄形象,被公認為社會主義現(xiàn)實文學的奠基之作,被列寧稱贊為“一本非常及時的書”。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不僅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經歷以及思想探求過程,而且廣泛概括了19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的俄國社會,描寫了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遭遇,歌頌了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高爾基不僅是優(yōu)秀的文學家,同時還積極投身于保衛(wèi)世界和平和無產階級的偉大事業(yè)中,他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以及他的名字將被全世界人民所銘記。⑵代表作及其內容與特點。
散文詩《海燕》,創(chuàng)造了一個勇敢的海燕形象,鼓舞人們去迎接偉大的戰(zhàn)斗,是不朽的無產階級革命的戰(zhàn)斗檄文與頌歌。《母親》則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批自覺為社會主義斗爭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的英雄形象,被公認為社會主義現(xiàn)實文學的奠基之作,被列寧稱贊為“一本非常及時的書”。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不僅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經歷以及思想探求過程,而且廣泛概括了19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的俄國社會,描寫了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遭遇,歌頌了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
5、魯迅的代表作及其歷史地位和他的文學特色。
⑴代表作及其歷史地位。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魯迅發(fā)表了《狂人日記》,這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這篇小說借“狂人”之口揭露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不朽杰作。作者借阿q描繪出了無數(shù)麻木愚昧的中國人形象。阿q所謂的“精神勝利法”,表現(xiàn)了被壓迫者身上無可救藥的精神病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