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繁榮》教學設計
②兩次世界大戰威脅人類的尊嚴和生存權力;
③戰后頻繁的經濟危機、冷戰,使西方各國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2)主要特征:
①強調集中表現自我;(主觀地表達世界的看法和通過想象表現心理的真實。)
②手法怪誕,故事的開頭和結尾沒有明顯的理由;
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關系不明,語言風格悖離傳統。
3)文學家及代表作:
作家
國籍
代表作
主要內容簡介
海明威
美國
《老人與海》
”
貝克特
愛爾蘭
《等待戈多》
探究問題 學生分組討論現代主義文學與現實主義文學的區別:
現實主義文學
現代主義文學
從產生和繁盛的時間來看
在西方由來已久,文藝復興以來,尤其是啟蒙運動時期,文藝家就主張藝術必須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
19世紀30年代起成為文學的主流。
興起于19世紀晚期,20世紀30年代達到鼎盛時期,并取代現實主義成為文學的主流。
從興起的社會根源來看
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開始大量暴露出來,社會問題日益突出。
第二工業革命后,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物。經濟危機、世界大戰等社會問題使人們對資本主義產生了普遍的危機感,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
從創作特點來看
強調真實具體地描寫現實生活,詳盡分析人類行為互相沖突的趨勢,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因對現實秩序不滿而被稱為批判現實主義。
是一種流派眾多、風格各異的多元化文學,其共同點是集中表現自我,在藝術手法上反傳統。
2、20世紀蘇聯社會主義文學:
(1)特征:
①遵循列寧提出的文學黨性原則,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服務;
②接受共產黨領導,負有崇高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③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為基本創作方法,同時吸收其他藝術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現手法;
④具有多樣化的民族形式和統一的社會主義內容。
(2)代表:
作家
代表作
主要內容簡介
高爾基
《母親》
奧斯特洛夫斯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3、20世紀亞非拉美文學:
(1)特點: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愛國主義精神。
(2)代表人物及作品:
作家
國籍
代表作
備 注
泰戈爾
印度
《戈拉》
魯迅
中國
《吶喊》集
馬爾克斯
哥倫比亞
《百年孤獨》
索卡因
尼日利亞
《森林之舞》
《阿凱的童年》
(三)反思總結
從18世紀末以來,西方文學流派出現了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和現代主義文學三種。注意掌握每一流派的特點、著名作家及代表作。同時,也要注意俄國的普希金也屬于浪漫主義代表,而哥倫比亞的馬爾克斯則屬于魔幻現實主義杰出代表。另外,從教材中提到的作家中,分清哪些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四)當堂檢測
1.“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歷史,我從這里,甚至在經濟細節方面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里學到的東西還要多”。恩格斯這里說的作品是( )
a.《西風頌》 b.《唐璜》
c.《人間喜劇》 d.《戰爭與和平》
2.現代主義文學與現實主義文學相比,在文學表現方法上最大的區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