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師:由上面這個例子,請大家看看能得出什么樣結論呢?
生:不難看出植物體內各種激素是相互聯系,共同調節植物的各項生理活動。
【教師精講】
師:在植物生長發育的過程中,任何一種生理活動都不是受單一激素的控制,而是各種激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是受多種激素的相互作用所控制的。例如,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增殖,而生長素則促進增殖的子細胞繼續增大。又如,脫落酸強烈地抑制著生長,并使衰老的過程加速,但是這些作用又會被細胞分裂素所解除。再如,生長素的濃度適宜時,促進植物的生長,同時開始誘導乙烯的形成。當生長素的濃度超過最適濃度時,乙烯的含量增加,而當乙烯對細胞生長的抑制作用超過了生長素促進細胞生長的作用時,就會出現抑制生長的現象。研究激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于生產實踐有著重要的意義。
師:但是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也不光光是植物體內激素的調節這么簡單,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中起一定作用,但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的本質是基因組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當然光照、溫度等環境因子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
師:經過科學家多年的研究,合成了大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那么什么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呢?在現在的農業上,它又有什么樣的應用呢?課下我們請同學上網查了資料,下面我們就請每一組的同學派一個代表來談談他們所查到的結果。
【合作探究】
【知識拓展】
生1:我們小組在網上查到這樣一段資料,和大家一起來共同探討。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發現生長素以后,陸續發現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乙烯等,人們通稱它們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含量極微,難以提取,價格高昂,所以只能用于科學研究。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合成和篩選出許多化學結構和生理特性與植物激素功能相似或相對抗的活性物質,就稱之為植物生長調節劑。自從植物生長調節劑人工合成問世以后,價格便宜,種類齊全,就被迅速地應用于農業生產中去。例如,打破種子休眠、促進插條生根、防止徒長倒伏、增強抗性、提高產量、改良品質,等等,獲得驚人的成就。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已被全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在農業生產上推廣應用。
近40年來,我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也有很大的發展。例如,培育水稻和油菜矮壯秧、防止稻麥倒伏、調控棉花株型、調節雜交水稻花期、增加橡膠產膠量等。在全球來說,使用面積最大,應用范圍最廣,效果最好,已被國外同行所肯定。我國人口眾多,可耕地面積少,必須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與傳統農業技術相比,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具有成本低、收效快、效益高、節省勞動力的優點,所以,它已成為現代農業化的措施之一,在農林生產上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然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又是極為復雜。它的使用效果與藥劑種類、濃度、使用方法、時期、作物生勢、氣候、水肥等有密切關系。它既可促進種子萌發,又可延長種子休眠;它能刺激植物生長,又能延緩植物生長,甚至殺死植物;既能保花保果,又能疏花疏果,等等。
一、常見生長調節劑的特性
(一)生長素類
生長素類調節劑包括天然的生長素和人工合成的具有生長素活性的化學物質,主要包括iba(吲哚丁酸)、naa(萘乙酸)和iaa(吲哚乙酸)。生長素類化合物在葡萄上主要作用是: 1、促進插條生根。在育苗中應用生長素處理促進生根,可顯著提高成苗率和苗木質量。2、促進座果和增大果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