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高中數學教案 > 高二數學教案 > 復數的加法與減法(通用6篇)

復數的加法與減法

發布時間:2022-11-15

復數的加法與減法(通用6篇)

復數的加法與減法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復數加法與減法運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加、減法運算;

  (2)理解并掌握復數加法與減法的幾何意義,會用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能初步運用復平面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4)通過學習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5)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復數加法法則。難點是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復數加法法則是教材首先規定的法則,它是復數加減法運算的基礎,對于這個規定的合理性,在教學過程 中要加以重視。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的難點在于復數加減法轉化為向量加減法,以它為根據來解決某些平面圖形的問題,學生對這一點不容易接受。

  三、教學建議

  (1)在中,重點是加法.教材首先規定了復數的加法法則.對于這個規定,應通過下面幾個方面,使學生逐步理解這個規定的合理性:①當 時,與實數加法法則一致;②驗證實數加法運算律在復數集中仍然成立;③符合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2)復數加法的向量運算講解設 ,畫出向量 , 后,提問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并讓學生自己畫出和向量(即合向量) ,畫出向量 后,問與它對應的復數是什么,即求點Z的坐標OR與RZ(證法如教材所示).

  (3)向學生介紹復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講過復數加法可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來進行后,可以指出向量加法還可按三角形法則來進行:如教材中圖8-5(2)所示,求 與 的和,可以看作是求 與 的和.這時先畫出第一個向量 ,再以 的終點為起點畫出第二個向量 ,那么,由第一個向量起點O指向第二個向量終點Z的向量 ,就是這兩個向量的和向量.

  (4)向學生指出復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的好處.向學生介紹一下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是有好處的:例如講到當 與 在同一直線上時,求它們的和,用三角形法則來解釋,可能比“畫一個壓扁的平行四邊形”來解釋容易理解一些;講復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時,用三角形法則也較平行四邊形法則更為方便.

  (5)講解了教材例2后,應強調 (注意:這里 是起點, 是終點)就是同復數 - 對應的向量.點 , 之間的距離 就是向量 的模,也就是復數 - 的模,即 .

  例如,起點對應復數-1、終點對應復數 的那個向量(如圖),可用 來表示.因而點 與 ( )點間的距離就是復數     的模,它等于 。

  教學設計示例

  復數的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復數減法法則和它的幾何意義.

  2.滲透轉化,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復數減法法則.

  難點:對復數減法幾何意義理解和應用.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復數加法法則及其幾何意義,今天我們研究的課題是復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板書課題:復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二)復數減法

  復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那么復數減法法則為( + i)-( + i)=( - )+( - )i,

  1.復數減法法則

  (1)規定:復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

  (2)法則:( + i)-( + i)=( - )+( - )i( , , , ∈R).

  把( + i)-( + i)看成( + i)+(-1)( + i)如何推導這個法則.

  ( + i)-( + i)=( + i)+(-1)( + i)=( + i)+(- - i)=( - )+( - )i.

  推導的想法和依據把減法運算轉化為加法運算.

  推導:設( + i)-( + i)= + i( , ∈R).即復數 + i為復數 + i減去復數 + i的差.由規定,得( + i)+( + i)= + i,依據加法法則,得( + )+( + )i= + i,依據復數相等定義,得

  故( + i)-( + i)=( - )+( - )i.這樣推導每一步都有合理依據.

  我們得到了復數減法法則,兩個復數的差仍是復數.是唯一確定的復數.

  復數的加(減)法與多項式加(減)法是類似的.就是把復數的實部與實部,虛部與虛部分別相加(減),即( + i)±( + i)=( ± )+( ± )i.

  (三)復數減法幾何意義

  我們有了做復數減法的依據——復數減法法則,那么復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是什么?

  設z= + i( , ∈R),z1= + i( , ∈R),對應向量分別為 , 如圖

  由于復數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設z=( - )+( - )i,所以z-z1=z2,z2+z1=z,由復數加法幾何意義,以 為一條對角線, 1為一條邊畫平行四邊形,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另一邊 2所表示的向量OZ2就與復數z-z1的差( - )+( - )i對應,如圖.

  在這個平行四邊形中與z-z1差對應的向量是只有向量 2嗎? 

  還有 . 因為OZ2 Z1Z,所以向量 ,也與z-z1差對應.向量 是以Z1為起點,Z為終點的向量.

  能概括一下復數減法幾何意義是:兩個復數的差z-z1與連接這兩個向量終點并指向被減數的向量對應.

  (四)應用舉例

  在直角坐標系中標Z1(-2,5),連接OZ1,向量 1與多數z1對應,標點Z2(3,2),Z2關于x軸對稱點Z2(3,-2),向量 2與復數對應,連接,向量與的差對應(如圖).

  例2 根據復數的幾何意義及向量表示,求復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解:設復平面內的任意兩點Z1,Z2分別表示復數z1,z2,那么Z1Z2就是復數對應的向量,點之間的距離就是向量的模,即復數z2-z1的模.如果用d表示點Z1,Z2之間的距離,那么d=|z2-z1|.

  例3  在復平面內,滿足下列復數形式方程的動點Z的軌跡是什么.

  (1)|z-1-i|=|z+2+i|;

  方程左式可以看成|z-(1+i)|,是復數Z與復數1+i差的模.

  幾何意義是是動點Z與定點(1,1)間的距離.方程右式也可以寫成|z-(-2-i)|,是復數z與復數-2-i差的模,也就是動點Z與定點(-2,-1)間距離.這個方程表示的是到兩點(+1,1),(-2,-1)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方程,這個動點軌跡是以點(+1,1),(-2,-1)為端點的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z+i|+|z-i|=4;

  方程可以看成|z-(-i)|+|z-i|=4,表示的是到兩個定點(0,-1)和(0,1)距離和等于4的動點軌跡.滿足方程的動點軌跡是橢圓.

  (3)|z+2|-|z-2|=1.

  這個方程可以寫成|z-(-2)|-|z-2|=1,所以表示到兩個定點(-2,0),(2,0)距離差等于1的點的軌跡,這個軌跡是雙曲線.是雙曲線右支.

  由z1-z2幾何意義,將z1-z2取模得到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d=|z1-z2|,由此得到線段垂直平分線,橢圓、雙曲線等復數方程.使有些曲線方程形式變得更為簡捷.且反映曲線的本質特征.

  例4  設動點Z與復數z= + i對應,定點P與復數p= + i對應.求

  (1)復平面內圓的方程;

  解:設定點P為圓心,r為半徑,如圖

  由圓的定義,得復平面內圓的方程|z-p|=r.

  (2)復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r(r∈R+)的點Z的集合是什么圖形?

  解:復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r(r∈R+)的點的集合是以P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面部分(不包括周界).利用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可以用復數解決解析幾何中某些曲線方程.不等式等問題.

  (五)小結

  我們通過推導得到復數減法法則,并進一步得到了復數減法幾何意義,應用復數減法幾何意義和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可以用復數研究解析幾何問題,不等式以及最值問題.

  (六)布置作業 P193習題二十七:2,3,8,9.

  探究活動

  復數等式的幾何意義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以 為圓心,以1為半徑的圓。請再舉三個復數等式并說明它們在復平面上的幾何意義。

  分析與解

  1.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線段 的中垂線。

  2.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一個橢圓。

  3.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一條線段。

  4.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雙曲線的一支。

  5.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原點為O、 構成一個矩形。

  說明 復數與復平面上的點有一一對應的關系,如果我們對復數的代數形式工(幾何意義)之

  間的關系比較熟悉的話,必然會強化對復數知識的掌握。

復數的加法與減法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復數加法與減法運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加、減法運算;

  (2)理解并掌握復數加法與減法的幾何意義,會用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能初步運用復平面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4)通過學習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5)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復數加法法則。難點是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復數加法法則是教材首先規定的法則,它是復數加減法運算的基礎,對于這個規定的合理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加以重視。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的難點在于復數加減法轉化為向量加減法,以它為根據來解決某些平面圖形的問題,學生對這一點不容易接受。

  三、教學建議

  (1)在中,重點是加法.教材首先規定了復數的加法法則.對于這個規定,應通過下面幾個方面,使學生逐步理解這個規定的合理性:①當 時,與實數加法法則一致;②驗證實數加法運算律在復數集中仍然成立;③符合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2)復數加法的向量運算講解設 ,畫出向量 , 后,提問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并讓學生自己畫出和向量(即合向量) ,畫出向量 后,問與它對應的復數是什么,即求點Z的坐標OR與RZ(證法如教材所示).

  (3)向學生介紹復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講過復數加法可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來進行后,可以指出向量加法還可按三角形法則來進行:如教材中圖8-5(2)所示,求 與 的和,可以看作是求 與 的和.這時先畫出第一個向量 ,再以 的終點為起點畫出第二個向量 ,那么,由第一個向量起點O指向第二個向量終點Z的向量 ,就是這兩個向量的和向量.

  (4)向學生指出復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的好處.向學生介紹一下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是有好處的:例如講到當 與 在同一直線上時,求它們的和,用三角形法則來解釋,可能比“畫一個壓扁的平行四邊形”來解釋容易理解一些;講復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時,用三角形法則也較平行四邊形法則更為方便.

  (5)講解了教材例2后,應強調 (注意:這里 是起點, 是終點)就是同復數 - 對應的向量.點 , 之間的距離 就是向量 的模,也就是復數 - 的模,即 .

  例如,起點對應復數-1、終點對應復數 的那個向量(如圖),可用 來表示.因而點 與 ( )點間的距離就是復數     的模,它等于 。

  教學設計示例

  復數的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復數減法法則和它的幾何意義.

  2.滲透轉化,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復數減法法則.

  難點:對復數減法幾何意義理解和應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復數加法法則及其幾何意義,今天我們研究的課題是復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板書課題:復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二)復數減法

  復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那么復數減法法則為( + i)-( + i)=( - )+( - )i,

  1.復數減法法則

  (1)規定:復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

  (2)法則:( + i)-( + i)=( - )+( - )i( , , , ∈R).

  把( + i)-( + i)看成( + i)+(-1)( + i)如何推導這個法則.

  ( + i)-( + i)=( + i)+(-1)( + i)=( + i)+(- - i)=( - )+( - )i.

  推導的想法和依據把減法運算轉化為加法運算.

  推導:設( + i)-( + i)= + i( , ∈R).即復數 + i為復數 + i減去復數 + i的差.由規定,得( + i)+( + i)= + i,依據加法法則,得( + )+( + )i= + i,依據復數相等定義,得

  故( + i)-( + i)=( - )+( - )i.這樣推導每一步都有合理依據.

  我們得到了復數減法法則,兩個復數的差仍是復數.是唯一確定的復數.

  復數的加(減)法與多項式加(減)法是類似的.就是把復數的實部與實部,虛部與虛部分別相加(減),即( + i)±( + i)=( ± )+( ± )i.

  (三)復數減法幾何意義

  我們有了做復數減法的依據——復數減法法則,那么復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是什么?

  設z= + i( , ∈R),z1= + i( , ∈R),對應向量分別為 , 如圖

  由于復數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設z=( - )+( - )i,所以z-z1=z2,z2+z1=z,由復數加法幾何意義,以 為一條對角線, 1為一條邊畫平行四邊形,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另一邊 2所表示的向量OZ2就與復數z-z1的差( - )+( - )i對應,如圖.

  在這個平行四邊形中與z-z1差對應的向量是只有向量 2嗎? 

  還有 . 因為OZ2 Z1Z,所以向量 ,也與z-z1差對應.向量 是以Z1為起點,Z為終點的向量.

  能概括一下復數減法幾何意義是:兩個復數的差z-z1與連接這兩個向量終點并指向被減數的向量對應.

  (四)應用舉例

  在直角坐標系中標Z1(-2,5),連接OZ1,向量 1與多數z1對應,標點Z2(3,2),Z2關于x軸對稱點Z2(3,-2),向量 2與復數對應,連接,向量與的差對應(如圖).

  例2 根據復數的幾何意義及向量表示,求復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解:設復平面內的任意兩點Z1,Z2分別表示復數z1,z2,那么Z1Z2就是復數對應的向量,點之間的距離就是向量的模,即復數z2-z1的模.如果用d表示點Z1,Z2之間的距離,那么d=|z2-z1|.

  例3  在復平面內,滿足下列復數形式方程的動點Z的軌跡是什么.

  (1)|z-1-i|=|z+2+i|;

  方程左式可以看成|z-(1+i)|,是復數Z與復數1+i差的模.

  幾何意義是是動點Z與定點(1,1)間的距離.方程右式也可以寫成|z-(-2-i)|,是復數z與復數-2-i差的模,也就是動點Z與定點(-2,-1)間距離.這個方程表示的是到兩點(+1,1),(-2,-1)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方程,這個動點軌跡是以點(+1,1),(-2,-1)為端點的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z+i|+|z-i|=4;

  方程可以看成|z-(-i)|+|z-i|=4,表示的是到兩個定點(0,-1)和(0,1)距離和等于4的動點軌跡.滿足方程的動點軌跡是橢圓.

  (3)|z+2|-|z-2|=1.

  這個方程可以寫成|z-(-2)|-|z-2|=1,所以表示到兩個定點(-2,0),(2,0)距離差等于1的點的軌跡,這個軌跡是雙曲線.是雙曲線右支.

  由z1-z2幾何意義,將z1-z2取模得到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d=|z1-z2|,由此得到線段垂直平分線,橢圓、雙曲線等復數方程.使有些曲線方程形式變得更為簡捷.且反映曲線的本質特征.

  例4  設動點Z與復數z= + i對應,定點P與復數p= + i對應.求

  (1)復平面內圓的方程;

  解:設定點P為圓心,r為半徑,如圖

  由圓的定義,得復平面內圓的方程|z-p|=r.

  (2)復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r(r∈R+)的點Z的集合是什么圖形?

  解:復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r(r∈R+)的點的集合是以P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面部分(不包括周界).利用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可以用復數解決解析幾何中某些曲線方程.不等式等問題.

  (五)小結

  我們通過推導得到復數減法法則,并進一步得到了復數減法幾何意義,應用復數減法幾何意義和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可以用復數研究解析幾何問題,不等式以及最值問題.

  (六)布置作業 P193習題二十七:2,3,8,9.

  探究活動

  復數等式的幾何意義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以 為圓心,以1為半徑的圓。請再舉三個復數等式并說明它們在復平面上的幾何意義。

  分析與解

  1.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線段 的中垂線。

  2.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一個橢圓。

  3.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一條線段。

  4.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雙曲線的一支。

  5.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原點為O、 構成一個矩形。

  說明 復數與復平面上的點有一一對應的關系,如果我們對復數的代數形式工(幾何意義)之

  此文章共有2頁  第 1 2 頁  

復數的加法與減法 篇3

  教學目標

  (1)把握復數加法與減法運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加、減法運算;

  (2)理解并把握復數加法與減法的幾何意義,會用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能初步運用復平面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4)通過學習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5)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復數加法法則。難點是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復數加法法則是教材首先規定的法則,它是復數加減法運算的基礎,對于這個規定的合理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加以重視。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的難點在于復數加減法轉化為向量加減法,以它為根據來解決某些平面圖形的問題,學生對這一點不輕易接受。

  三、教學建議

  (1)在復數的加法與減法中,重點是加法.教材首先規定了復數的加法法則.對于這個規定,應通過下面幾個方面,使學生逐步理解這個規定的合理性:①當 時,與實數加法法則一致;②驗證實數加法運算律在復數集中仍然成立;③符合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2)復數加法的向量運算講解設 ,畫出向量 , 后,提問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并讓學生自己畫出和向量(即合向量) ,畫出向量 后,問與它對應的復數是什么,即求點z的坐標or與rz(證法如教材所示).

  (3)向學生介紹復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講過復數加法可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來進行后,可以指出向量加法還可按三角形法則來進行:如教材中圖8-5(2)所示,求 與 的和,可以看作是求 與 的和.這時先畫出第一個向量 ,再以 的終點為起點畫出第二個向量 ,那么,由第一個向量起點o指向第二個向量終點z的向量 ,就是這兩個向量的和向量.

  (4)向學生指出復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的好處.向學生介紹一下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是有好處的:例如講到當 與 在同一直線上時,求它們的和,用三角形法則來解釋,可能比“畫一個壓扁的平行四邊形”來解釋輕易理解一些;講復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時,用三角形法則也較平行四邊形法則更為方便.

  (5)講解了教材例2后,應強調 (注重:這里 是起點, 是終點)就是同復數 - 對應的向量.點 , 之間的距離 就是向量 的模,也就是復數 - 的模,即 .

  例如,起點對應復數-1、終點對應復數 的那個向量(如圖),可用 來表示.因而點 與 ( )點間的距離就是復數 的模,它等于 。

  教學設計示例

  復數的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把握復數減法法則和它的幾何意義.

  2.滲透轉化,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復數減法法則.

  難點:對復數減法幾何意義理解和應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復數加法法則及其幾何意義,今天我們研究的課題是復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板書課題:復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二)復數減法

  復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那么復數減法法則為( i)( i)=( ) ( )i,

  1.復數減法法則

  (1)規定:復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

  (2)法則:( i)( i)=( ) ( )i( , , , ∈r).

  把( i)( i)看成( i) (1)( i)如何推導這個法則.

  ( i)( i)=( i) (1)( i)=( i) ( i)=( ) ( )i.

  推導的想法和依據把減法運算轉化為加法運算.

  推導:設( i)( i)= i( , ∈r).即復數 i為復數 i減去復數 i的差.由規定,得( i) ( i)= i,依據加法法則,得( ) ( )i= i,依據復數相等定義,得

  故( i)( i)=( ) ( )i.這樣推導每一步都有合理依據.

  我們得到了復數減法法則,兩個復數的差仍是復數.是唯一確定的復數.

  復數的加(減)法與多項式加(減)法是類似的.就是把復數的實部與實部,虛部與虛部分別相加(減),即( i)±( i)=( ± ) ( ± )i.

  (三)復數減法幾何意義

  我們有了做復數減法的依據——復數減法法則,那么復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是什么?

  設z= i( , ∈r),z1= i( , ∈r),對應向量分別為 , 如圖

  由于復數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設z=( ) ( )i,所以zz1=z2,z2 z1=z,由復數加法幾何意義,以 為一條對角線, 1為一條邊畫平行四邊形,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另一邊 2所表示的向量oz2就與復數zz1的差( ) ( )i對應,如圖.

  在這個平行四邊形中與zz1差對應的向量是只有向量 2嗎?

  還有 . 因為oz2 z1z,所以向量 ,也與zz1差對應.向量 是以z1為起點,z為終點的向量.

  能概括一下復數減法幾何意義是:兩個復數的差zz1與連接這兩個向量終點并指向被減數的向量對應.

  (四)應用舉例

  在直角坐標系中標z1(2,5),連接oz1,向量 1與多數z1對應,標點z2(3,2),z2關于x軸對稱點z2(3,2),向量 2與復數對應,連接,向量與的差對應(如圖).

  例2根據復數的幾何意義及向量表示,求復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解:設復平面內的任意兩點z1,z2分別表示復數z1,z2,那么z1z2就是復數對應的向量,點之間的距離就是向量的模,即復數z2z1的模.假如用d表示點z1,z2之間的距離,那么d=|z2z1|.

  例3 在復平面內,滿足下列復數形式方程的動點z的軌跡是什么.

  (1)|z1i|=|z 2 i|;

  方程左式可以看成|z(1 i)|,是復數z與復數1 i差的模.

  幾何意義是是動點z與定點(1,1)間的距離.方程右式也可以寫成|z(2i)|,是復數z與復數2i差的模,也就是動點z與定點(2,1)間距離.這個方程表示的是到兩點( 1,1),(2,1)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方程,這個動點軌跡是以點( 1,1),(2,1)為端點的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z i| |zi|=4;

  方程可以看成|z(i)| |zi|=4,表示的是到兩個定點(0,1)和(0,1)距離和等于4的動點軌跡.滿足方程的動點軌跡是橢圓.

  (3)|z 2||z2|=1.

  這個方程可以寫成|z(2)||z2|=1,所以表示到兩個定點(2,0),(2,0)距離差等于1的點的軌跡,這個軌跡是雙曲線.是雙曲線右支.

  由z1z2幾何意義,將z1z2取模得到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d=|z1z2|,由此得到線段垂直平分線,橢圓、雙曲線等復數方程.使有些曲線方程形式變得更為簡捷.且反映曲線的本質特征.

  例4 設動點z與復數z= i對應,定點p與復數p= i對應.求

  (1)復平面內圓的方程;

  解:設定點p為圓心,r為半徑,如圖

  由圓的定義,得復平面內圓的方程|zp|=r.

  (2)復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r(r∈r )的點z的集合是什么圖形?

  解:復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r(r∈r )的點的集合是以p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面部分(不包括周界).利用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可以用復數解決解析幾何中某些曲線方程.不等式等問題.

  (五)小結

  我們通過推導得到復數減法法則,并進一步得到了復數減法幾何意義,應用復數減法幾何意義和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可以用復數研究解析幾何問題,不等式以及最值問題.

  (六)布置作業p193習題二十七:2,3,8,9.

  探究活動

  復數等式的幾何意義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以 為圓心,以1為半徑的圓。請再舉三個復數等式并說明它們在復平面上的幾何意義。

  分析與解

  1.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線段 的中垂線。

  2.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一個橢圓。

  3.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一條線段。

  4.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雙曲線的一支。

  5.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原點為o、 構成一個矩形。

  說明復數與復平面上的點有一一對應的關系,假如我們對復數的代數形式工(幾何意義)之間的關系比較熟悉的話,必然會強化對復數知識的把握。

復數的加法與減法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復數加法與減法運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加、減法運算;

  (2)理解并掌握復數加法與減法的幾何意義,會用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能初步運用復平面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4)通過學習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5)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復數加法法則。難點是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復數加法法則是教材首先規定的法則,它是復數加減法運算的基礎,對于這個規定的合理性,在教學過程 中要加以重視。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的難點在于復數加減法轉化為向量加減法,以它為根據來解決某些平面圖形的問題,學生對這一點不容易接受。

  三、教學建議

  (1)在中,重點是加法.教材首先規定了復數的加法法則.對于這個規定,應通過下面幾個方面,使學生逐步理解這個規定的合理性:①當 時,與實數加法法則一致;②驗證實數加法運算律在復數集中仍然成立;③符合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2)復數加法的向量運算講解設 ,畫出向量 , 后,提問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并讓學生自己畫出和向量(即合向量) ,畫出向量 后,問與它對應的復數是什么,即求點Z的坐標OR與RZ(證法如教材所示).

  (3)向學生介紹復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講過復數加法可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來進行后,可以指出向量加法還可按三角形法則來進行:如教材中圖8-5(2)所示,求 與 的和,可以看作是求 與 的和.這時先畫出第一個向量 ,再以 的終點為起點畫出第二個向量 ,那么,由第一個向量起點O指向第二個向量終點Z的向量 ,就是這兩個向量的和向量.

  (4)向學生指出復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的好處.向學生介紹一下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是有好處的:例如講到當 與 在同一直線上時,求它們的和,用三角形法則來解釋,可能比“畫一個壓扁的平行四邊形”來解釋容易理解一些;講復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時,用三角形法則也較平行四邊形法則更為方便.

  (5)講解了教材例2后,應強調 (注意:這里 是起點, 是終點)就是同復數 - 對應的向量.點 , 之間的距離 就是向量 的模,也就是復數 - 的模,即 .

  例如,起點對應復數-1、終點對應復數 的那個向量(如圖),可用 來表示.因而點 與 ( )點間的距離就是復數     的模,它等于 。

  教學設計示例

  復數的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復數減法法則和它的幾何意義.

  2.滲透轉化,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復數減法法則.

  難點:對復數減法幾何意義理解和應用.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復數加法法則及其幾何意義,今天我們研究的課題是復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板書課題:復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二)復數減法

  復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那么復數減法法則為( + i)-( + i)=( - )+( - )i,

  1.復數減法法則

  (1)規定:復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

  (2)法則:( + i)-( + i)=( - )+( - )i( , , , ∈R).

  把( + i)-( + i)看成( + i)+(-1)( + i)如何推導這個法則.

  ( + i)-( + i)=( + i)+(-1)( + i)=( + i)+(- - i)=( - )+( - )i.

  推導的想法和依據把減法運算轉化為加法運算.

  推導:設( + i)-( + i)= + i( , ∈R).即復數 + i為復數 + i減去復數 + i的差.由規定,得( + i)+( + i)= + i,依據加法法則,得( + )+( + )i= + i,依據復數相等定義,得

  故( + i)-( + i)=( - )+( - )i.這樣推導每一步都有合理依據.

  我們得到了復數減法法則,兩個復數的差仍是復數.是唯一確定的復數.

  復數的加(減)法與多項式加(減)法是類似的.就是把復數的實部與實部,虛部與虛部分別相加(減),即( + i)±( + i)=( ± )+( ± )i.

  (三)復數減法幾何意義

  我們有了做復數減法的依據——復數減法法則,那么復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是什么?

  設z= + i( , ∈R),z1= + i( , ∈R),對應向量分別為 , 如圖

  由于復數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設z=( - )+( - )i,所以z-z1=z2,z2+z1=z,由復數加法幾何意義,以 為一條對角線, 1為一條邊畫平行四邊形,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另一邊 2所表示的向量OZ2就與復數z-z1的差( - )+( - )i對應,如圖.

  在這個平行四邊形中與z-z1差對應的向量是只有向量 2嗎? 

  還有 . 因為OZ2 Z1Z,所以向量 ,也與z-z1差對應.向量 是以Z1為起點,Z為終點的向量.

  能概括一下復數減法幾何意義是:兩個復數的差z-z1與連接這兩個向量終點并指向被減數的向量對應.

  (四)應用舉例

  在直角坐標系中標Z1(-2,5),連接OZ1,向量 1與多數z1對應,標點Z2(3,2),Z2關于x軸對稱點Z2(3,-2),向量 2與復數對應,連接,向量與的差對應(如圖).

  例2 根據復數的幾何意義及向量表示,求復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解:設復平面內的任意兩點Z1,Z2分別表示復數z1,z2,那么Z1Z2就是復數對應的向量,點之間的距離就是向量的模,即復數z2-z1的模.如果用d表示點Z1,Z2之間的距離,那么d=|z2-z1|.

  例3  在復平面內,滿足下列復數形式方程的動點Z的軌跡是什么.

  (1)|z-1-i|=|z+2+i|;

  方程左式可以看成|z-(1+i)|,是復數Z與復數1+i差的模.

  幾何意義是是動點Z與定點(1,1)間的距離.方程右式也可以寫成|z-(-2-i)|,是復數z與復數-2-i差的模,也就是動點Z與定點(-2,-1)間距離.這個方程表示的是到兩點(+1,1),(-2,-1)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方程,這個動點軌跡是以點(+1,1),(-2,-1)為端點的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z+i|+|z-i|=4;

  方程可以看成|z-(-i)|+|z-i|=4,表示的是到兩個定點(0,-1)和(0,1)距離和等于4的動點軌跡.滿足方程的動點軌跡是橢圓.

  (3)|z+2|-|z-2|=1.

  這個方程可以寫成|z-(-2)|-|z-2|=1,所以表示到兩個定點(-2,0),(2,0)距離差等于1的點的軌跡,這個軌跡是雙曲線.是雙曲線右支.

  由z1-z2幾何意義,將z1-z2取模得到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d=|z1-z2|,由此得到線段垂直平分線,橢圓、雙曲線等復數方程.使有些曲線方程形式變得更為簡捷.且反映曲線的本質特征.

  例4  設動點Z與復數z= + i對應,定點P與復數p= + i對應.求

  (1)復平面內圓的方程;

  解:設定點P為圓心,r為半徑,如圖

  由圓的定義,得復平面內圓的方程|z-p|=r.

  (2)復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r(r∈R+)的點Z的集合是什么圖形?

  解:復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r(r∈R+)的點的集合是以P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面部分(不包括周界).利用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可以用復數解決解析幾何中某些曲線方程.不等式等問題.

  (五)小結

  我們通過推導得到復數減法法則,并進一步得到了復數減法幾何意義,應用復數減法幾何意義和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可以用復數研究解析幾何問題,不等式以及最值問題.

  (六)布置作業 P193習題二十七:2,3,8,9.

  探究活動

  復數等式的幾何意義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以 為圓心,以1為半徑的圓。請再舉三個復數等式并說明它們在復平面上的幾何意義。

  分析與解

  1.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線段 的中垂線。

  2.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一個橢圓。

  3.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一條線段。

  4.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雙曲線的一支。

  5.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原點為O、 構成一個矩形。

  說明 復數與復平面上的點有一一對應的關系,如果我們對復數的代數形式工(幾何意義)之

  間的關系比較熟悉的話,必然會強化對復數知識的掌握。

復數的加法與減法 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復數加法與減法運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加、減法運算;

  (2)理解并掌握復數加法與減法的幾何意義,會用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能初步運用復平面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4)通過學習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5)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復數加法法則。難點是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復數加法法則是教材首先規定的法則,它是復數加減法運算的基礎,對于這個規定的合理性,在教學過程 中要加以重視。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的難點在于復數加減法轉化為向量加減法,以它為根據來解決某些平面圖形的問題,學生對這一點不容易接受。

  三、教學建議

  (1)在中,重點是加法.教材首先規定了復數的加法法則.對于這個規定,應通過下面幾個方面,使學生逐步理解這個規定的合理性:①當 時,與實數加法法則一致;②驗證實數加法運算律在復數集中仍然成立;③符合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2)復數加法的向量運算講解設 ,畫出向量 , 后,提問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并讓學生自己畫出和向量(即合向量) ,畫出向量 后,問與它對應的復數是什么,即求點Z的坐標OR與RZ(證法如教材所示).

  (3)向學生介紹復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講過復數加法可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來進行后,可以指出向量加法還可按三角形法則來進行:如教材中圖8-5(2)所示,求 與 的和,可以看作是求 與 的和.這時先畫出第一個向量 ,再以 的終點為起點畫出第二個向量 ,那么,由第一個向量起點O指向第二個向量終點Z的向量 ,就是這兩個向量的和向量.

  (4)向學生指出復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的好處.向學生介紹一下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是有好處的:例如講到當 與 在同一直線上時,求它們的和,用三角形法則來解釋,可能比“畫一個壓扁的平行四邊形”來解釋容易理解一些;講復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時,用三角形法則也較平行四邊形法則更為方便.

  (5)講解了教材例2后,應強調 (注意:這里 是起點, 是終點)就是同復數 - 對應的向量.點 , 之間的距離 就是向量 的模,也就是復數 - 的模,即 .

  例如,起點對應復數-1、終點對應復數 的那個向量(如圖),可用 來表示.因而點 與 ( )點間的距離就是復數     的模,它等于 。

  教學設計示例

  復數的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復數減法法則和它的幾何意義.

  2.滲透轉化,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復數減法法則.

  難點:對復數減法幾何意義理解和應用.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復數加法法則及其幾何意義,今天我們研究的課題是復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板書課題:復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二)復數減法

  復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那么復數減法法則為( + i)-( + i)=( - )+( - )i,

  1.復數減法法則

  (1)規定:復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

  (2)法則:( + i)-( + i)=( - )+( - )i( , , , ∈R).

  把( + i)-( + i)看成( + i)+(-1)( + i)如何推導這個法則.

  ( + i)-( + i)=( + i)+(-1)( + i)=( + i)+(- - i)=( - )+( - )i.

  推導的想法和依據把減法運算轉化為加法運算.

  推導:設( + i)-( + i)= + i( , ∈R).即復數 + i為復數 + i減去復數 + i的差.由規定,得( + i)+( + i)= + i,依據加法法則,得( + )+( + )i= + i,依據復數相等定義,得

  故( + i)-( + i)=( - )+( - )i.這樣推導每一步都有合理依據.

  我們得到了復數減法法則,兩個復數的差仍是復數.是唯一確定的復數.

  復數的加(減)法與多項式加(減)法是類似的.就是把復數的實部與實部,虛部與虛部分別相加(減),即( + i)±( + i)=( ± )+( ± )i.

  (三)復數減法幾何意義

  我們有了做復數減法的依據——復數減法法則,那么復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是什么?

  設z= + i( , ∈R),z1= + i( , ∈R),對應向量分別為 , 如圖

  由于復數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設z=( - )+( - )i,所以z-z1=z2,z2+z1=z,由復數加法幾何意義,以 為一條對角線, 1為一條邊畫平行四邊形,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另一邊 2所表示的向量OZ2就與復數z-z1的差( - )+( - )i對應,如圖.

  在這個平行四邊形中與z-z1差對應的向量是只有向量 2嗎? 

  還有 . 因為OZ2 Z1Z,所以向量 ,也與z-z1差對應.向量 是以Z1為起點,Z為終點的向量.

  能概括一下復數減法幾何意義是:兩個復數的差z-z1與連接這兩個向量終點并指向被減數的向量對應.

  (四)應用舉例

  在直角坐標系中標Z1(-2,5),連接OZ1,向量 1與多數z1對應,標點Z2(3,2),Z2關于x軸對稱點Z2(3,-2),向量 2與復數對應,連接,向量與的差對應(如圖).

  例2 根據復數的幾何意義及向量表示,求復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解:設復平面內的任意兩點Z1,Z2分別表示復數z1,z2,那么Z1Z2就是復數對應的向量,點之間的距離就是向量的模,即復數z2-z1的模.如果用d表示點Z1,Z2之間的距離,那么d=|z2-z1|.

  例3  在復平面內,滿足下列復數形式方程的動點Z的軌跡是什么.

  (1)|z-1-i|=|z+2+i|;

  方程左式可以看成|z-(1+i)|,是復數Z與復數1+i差的模.

  幾何意義是是動點Z與定點(1,1)間的距離.方程右式也可以寫成|z-(-2-i)|,是復數z與復數-2-i差的模,也就是動點Z與定點(-2,-1)間距離.這個方程表示的是到兩點(+1,1),(-2,-1)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方程,這個動點軌跡是以點(+1,1),(-2,-1)為端點的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z+i|+|z-i|=4;

  方程可以看成|z-(-i)|+|z-i|=4,表示的是到兩個定點(0,-1)和(0,1)距離和等于4的動點軌跡.滿足方程的動點軌跡是橢圓.

  (3)|z+2|-|z-2|=1.

  這個方程可以寫成|z-(-2)|-|z-2|=1,所以表示到兩個定點(-2,0),(2,0)距離差等于1的點的軌跡,這個軌跡是雙曲線.是雙曲線右支.

  由z1-z2幾何意義,將z1-z2取模得到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d=|z1-z2|,由此得到線段垂直平分線,橢圓、雙曲線等復數方程.使有些曲線方程形式變得更為簡捷.且反映曲線的本質特征.

  例4  設動點Z與復數z= + i對應,定點P與復數p= + i對應.求

  (1)復平面內圓的方程;

  解:設定點P為圓心,r為半徑,如圖

  由圓的定義,得復平面內圓的方程|z-p|=r.

  (2)復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r(r∈R+)的點Z的集合是什么圖形?

  解:復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r(r∈R+)的點的集合是以P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面部分(不包括周界).利用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可以用復數解決解析幾何中某些曲線方程.不等式等問題.

  (五)小結

  我們通過推導得到復數減法法則,并進一步得到了復數減法幾何意義,應用復數減法幾何意義和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可以用復數研究解析幾何問題,不等式以及最值問題.

  (六)布置作業 P193習題二十七:2,3,8,9.

  探究活動

  復數等式的幾何意義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以 為圓心,以1為半徑的圓。請再舉三個復數等式并說明它們在復平面上的幾何意義。

  分析與解

  1.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線段 的中垂線。

  2.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一個橢圓。

  3.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一條線段。

  4.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雙曲線的一支。

  5.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原點為O、 構成一個矩形。

  說明 復數與復平面上的點有一一對應的關系,如果我們對復數的代數形式工(幾何意義)之

  間的關系比較熟悉的話,必然會強化對復數知識的掌握。

復數的加法與減法 篇6

  教學目標

  (1)掌握復數加法與減法運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加、減法運算;

  (2)理解并掌握復數加法與減法的幾何意義,會用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能初步運用復平面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4)通過學習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5)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復數加法法則。難點是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復數加法法則是教材首先規定的法則,它是復數加減法運算的基礎,對于這個規定的合理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加以重視。復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的難點在于復數加減法轉化為向量加減法,以它為根據來解決某些平面圖形的問題,學生對這一點不容易接受。

  三、教學建議

  (1)在復數的加法與減法中,重點是加法.教材首先規定了復數的加法法則.對于這個規定,應通過下面幾個方面,使學生逐步理解這個規定的合理性:①當 時,與實數加法法則一致;②驗證實數加法運算律在復數集中仍然成立;③符合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2)復數加法的向量運算講解設 ,畫出向量 , 后,提問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并讓學生自己畫出和向量(即合向量) ,畫出向量 后,問與它對應的復數是什么,即求點z的坐標or與rz(證法如教材所示).

  (3)向學生介紹復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講過復數加法可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來進行后,可以指出向量加法還可按三角形法則來進行:如教材中圖8-5(2)所示,求 與 的和,可以看作是求 與 的和.這時先畫出第一個向量 ,再以 的終點為起點畫出第二個向量 ,那么,由第一個向量起點o指向第二個向量終點z的向量 ,就是這兩個向量的和向量.

  (4)向學生指出復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的好處.向學生介紹一下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是有好處的:例如講到當 與 在同一直線上時,求它們的和,用三角形法則來解釋,可能比“畫一個壓扁的平行四邊形”來解釋容易理解一些;講復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時,用三角形法則也較平行四邊形法則更為方便.

  (5)講解了教材例2后,應強調 (注意:這里 是起點, 是終點)就是同復數 - 對應的向量.點 , 之間的距離 就是向量 的模,也就是復數 - 的模,即 .

  例如,起點對應復數-1、終點對應復數 的那個向量(如圖),可用 來表示.因而點 與 ( )點間的距離就是復數     的模,它等于 。

  教學設計示例

  復數的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復數減法法則和它的幾何意義.

  2.滲透轉化,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復數減法法則.

  難點:對復數減法幾何意義理解和應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復數加法法則及其幾何意義,今天我們研究的課題是復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板書課題:復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二)復數減法

  復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那么復數減法法則為( + i)-( + i)=( - )+( - )i,

  1.復數減法法則

  (1)規定:復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

  (2)法則:( + i)-( + i)=( - )+( - )i( , , , ∈r).

  把( + i)-( + i)看成( + i)+(-1)( + i)如何推導這個法則.

  ( + i)-( + i)=( + i)+(-1)( + i)=( + i)+(- - i)=( - )+( - )i.

  推導的想法和依據把減法運算轉化為加法運算.

  推導:設( + i)-( + i)= + i( , ∈r).即復數 + i為復數 + i減去復數 + i的差.由規定,得( + i)+( + i)= + i,依據加法法則,得( + )+( + )i= + i,依據復數相等定義,得

  故( + i)-( + i)=( - )+( - )i.這樣推導每一步都有合理依據.

  我們得到了復數減法法則,兩個復數的差仍是復數.是唯一確定的復數.

  復數的加(減)法與多項式加(減)法是類似的.就是把復數的實部與實部,虛部與虛部分別相加(減),即( + i)±( + i)=( ± )+( ± )i.

  (三)復數減法幾何意義

  我們有了做復數減法的依據——復數減法法則,那么復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是什么?

  設z= + i( , ∈r),z1= + i( , ∈r),對應向量分別為 , 如圖

  由于復數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設z=( - )+( - )i,所以z-z1=z2,z2+z1=z,由復數加法幾何意義,以 為一條對角線, 1為一條邊畫平行四邊形,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另一邊 2所表示的向量oz2就與復數z-z1的差( - )+( - )i對應,如圖.

  在這個平行四邊形中與z-z1差對應的向量是只有向量 2嗎? 

  還有 . 因為oz2 z1z,所以向量 ,也與z-z1差對應.向量 是以z1為起點,z為終點的向量.

  能概括一下復數減法幾何意義是:兩個復數的差z-z1與連接這兩個向量終點并指向被減數的向量對應.

  (四)應用舉例

  在直角坐標系中標z1(-2,5),連接oz1,向量 1與多數z1對應,標點z2(3,2),z2關于x軸對稱點z2(3,-2),向量 2與復數對應,連接,向量與的差對應(如圖).

  例2 根據復數的幾何意義及向量表示,求復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解:設復平面內的任意兩點z1,z2分別表示復數z1,z2,那么z1z2就是復數對應的向量,點之間的距離就是向量的模,即復數z2-z1的模.如果用d表示點z1,z2之間的距離,那么d=|z2-z1|.

  例3  在復平面內,滿足下列復數形式方程的動點z的軌跡是什么.

  (1)|z-1-i|=|z+2+i|;

  方程左

  可以看成|z-(1+i)|,是復數z與復數1+i差的模.

  幾何意義是是動點z與定點(1,1)間的距離.方程右式也可以寫成|z-(-2-i)|,是復數z與復數-2-i差的模,也就是動點z與定點(-2,-1)間距離.這個方程表示的是到兩點(+1,1),(-2,-1)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方程,這個動點軌跡是以點(+1,1),(-2,-1)為端點的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z+i|+|z-i|=4;

  方程可以看成|z-(-i)|+|z-i|=4,表示的是到兩個定點(0,-1)和(0,1)距離和等于4的動點軌跡.滿足方程的動點軌跡是橢圓.

  (3)|z+2|-|z-2|=1.

  這個方程可以寫成|z-(-2)|-|z-2|=1,所以表示到兩個定點(-2,0),(2,0)距離差等于1的點的軌跡,這個軌跡是雙曲線.是雙曲線右支.

  由z1-z2幾何意義,將z1-z2取模得到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d=|z1-z2|,由此得到線段垂直平分線,橢圓、雙曲線等復數方程.使有些曲線方程形式變得更為簡捷.且反映曲線的本質特征.

  例4  設動點z與復數z= + i對應,定點p與復數p= + i對應.求

  (1)復平面內圓的方程;

  解:設定點p為圓心,r為半徑,如圖

  由圓的定義,得復平面內圓的方程|z-p|=r.

  (2)復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r(r∈r+)的點z的集合是什么圖形?

  解:復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r(r∈r+)的點的集合是以p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面部分(不包括周界).利用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可以用復數解決解析幾何中某些曲線方程.不等式等問題.

  (五)小結

  我們通過推導得到復數減法法則,并進一步得到了復數減法幾何意義,應用復數減法幾何意義和復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可以用復數研究解析幾何問題,不等式以及最值問題.

  (六)布置作業p193習題二十七:2,3,8,9.

  探究活動

  復數等式的幾何意義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以 為圓心,以1為半徑的圓。請再舉三個復數等式并說明它們在復平面上的幾何意義。

  分析與解

  1.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線段 的中垂線。

  2.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一個橢圓。

  3.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一條線段。

  4.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雙曲線的一支。

  5.  復數等式 在復平面上表示原點為o、 構成一個矩形。

  說明 復數與復平面上的點有一一對應的關系,如果我們對復數的代數形式工(幾何意義)之

  間的關系比較熟悉的話,必然會強化對復數知識的掌握。

  復數的加法與減法

復數的加法與減法(通用6篇) 相關內容:
  • 《減法》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一 、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初步知道減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讀出減法算式。2、在具體到情景與活動中理解減法的含義,并能用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減法問題,體會到生活中有很多問題要用減法來解決。...

  • 減 法(精選13篇)

    減 法總第10課時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減法計算法則,學會筆算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2、學會結合具體的試題進行估算。3、培養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說課稿范文(精選4篇)

    說教材:1、教學內容。《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32—33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100以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精選16篇)

    第一周 星期五 第三節 2003--.02--.21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頁的例題,第9~10頁“想想做做”的習題。教學目標:1、經歷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口算。2、了解加、減發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 《小鹿的減法》優秀教學設計(精選2篇)

    一、教學目標1、認識9個生字,會正確書寫8個字。2、能正確流利地浪讀課文。3、培養兒童在困難面前不退卻的堅強意志。二、教學時間兩課時三、教學流程第一課時一、實物演示,激趣引入1.出示實物算盤讓學生觀察珠算的減法。2.導入新課。...

  • 減法說課稿范文(通用13篇)

    一、說教材《小鹿的減法》是小學語文s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圍繞著“做人的道理”為主題設置安排的。每篇課文都配有生動形象的插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點、難點。...

  • 整十數加一位數 相應的減法(精選3篇)

    課題四:教學目標1.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2.能準確地計算出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根據100以內的組成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并能準確計算.教具學...

  • 減法的運算性質教案(精選2篇)

    教學內容:人教新課標四年級數學下冊減法的運算性質。教學目標:1、理解并掌握減法的運算性質,并利用性質進行有關的簡算。2、培養學生分析研究及綜合概括的能力。3、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主動地去獲取知識。...

  • 5以內數的減法 教學設計(精選2篇)

    內容;講例1-例3,處理第20頁至21頁目標;1認識減號和減法算式:2探索減法的算法3養成看圖的習慣,能提出數學問題,并會解答重難點;從連動性的三副圖中提出減法問題的算理教具準備;例1多媒體課件;送信卡片;找朋友卡片教學過程一 前提測評;5分小...

  • 萬一內的減法(通用3篇)

    課題第1課時(總第4課時)教 學目 標使學生掌握筆算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重 點難 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的計算方法。學生掌握萬以內的減法的算理、算法。...

  • 減法的性質(精選2篇)

    教學實踐與反思寧波東方外國語學校 宋煜陽(315500)教學內容:浙江省編教材小學數學第七冊P42例4、例5教學對象:奉化市實驗小學三(4)班教學目標: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歸納,讓學生經歷探究發現并選擇運用進行簡算的過程,有機滲透數...

  • 4的減法(精選16篇)

    教學內容:4的減法教學目標:在學生理解4的組成及初步理解減法意義的基礎上,能真確地計算4以內的減法。教學重難點: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教學具準備:教學掛圖、學具盒、實物、磁性貼片。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二.復習。...

  • 《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教案(精選8篇)

    教學內容:P48例題和試一試,“想想做做”的習題教學目標:1、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使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同學積極探索新知和學好數學的愿望2、正確計算10的加減法算式,加深認知相應的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

  • 7的減法教案(精選11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夠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有聯系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并算出得數。2.掌握6和7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3.使學生能夠提高計算能力。教師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儀、草地(自制)。學生準備:6只小雞卡片、6只小青蛙卡片。...

  • 4的減法(精選15篇)

    教學內容:4的減法教學目標:在學生理解4的組成及初步理解減法意義的基礎上,能真確地計算4以內的減法。教學重難點: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教學具準備:教學掛圖、學具盒、實物、磁性貼片。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二.復習。...

  • 高二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妇仑乱在线观看 | wwwxxx日本在线观看 | 黄在线观看免费网站ktv | 3级毛片|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 五月婷六月丁香狠狠躁狠狠爱 | 伊人网综合视频 | 看日本黄色片 | 99久久国产精品热88人妻 | 日日干日日操日日射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欧美人与物ⅴideos另类 | 日韩国产综合av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 初毛初精小男生GV网站 | 狠狠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大地网资源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第一页 | 欧美一级淫片aaaaaaa免费 |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看 | 少妇高潮毛片免费看A片 | 日本不卡一二三区 | 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免费看 | 大地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 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最大成人综合网720P |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 日批视频免费看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欧美专区福利 | 丁香五月综合缴清中文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 久久中文字幕网 | 黄色真人毛片 | 久久久久久久美国产毛片 | 久草久在线 |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影音先锋2019av资源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