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教學案例2
點評:(看我的——)這位老漢在厄運面前沒有消沉下去,敢于同命運抗爭,給我們提供了諸多的哲學啟示。一、世界的本質是物質,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要求我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主觀。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們要科學地看問題辦事情,首先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敢于承認矛盾、揭露矛盾。其次,還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它要求我們想問題就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解決不同的矛盾。
模擬練習:
孔明安居平五路
《三國演義》第85回講到,劉備在白帝城駕崩后,曹丕依司馬懿之計,起五路大軍,趁機伐蜀。諸葛亮知己知彼,安居丞相府運籌帷幄之內,決勝于千里之外。對西番兵馬,派馬超擋之,因為羌人稱馬超為“神威大將軍”,對其十分敬仰,西番兵出西平關,見了馬超,不戰自退。對南蠻孟獲,則因其蠻兵惟憑勇力,其心各疑,派魏延用疑兵計殺回洞去了。對反將孟達,因其與李嚴曾結為生死之交,命李嚴作書一封派人送去,孟達兵至半路,忽稱染病不能前行。對進犯陽平關的曹真,派大將趙云拒之,使魏軍于斜谷道不能取勝而回。對于東吳,派一舌辯之士,以利害說之,東吳見四路兵敗,在來使游說下,卻與西蜀結成盟友。
點評:
智慧分享:
請同學們講一個關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案例,供大家分享。(先在小組內交流,后選出代表在班內交流)。
案例:(看我的——)
專家點評:
(1、案例是否符合要求,2、案例是否具有新穎性和趣味性,3、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典型性,4、案例是否具有可推廣性。)
我是專家,我的點評如下:
本課心得:
1、知識方面:(友情提示:同學們是否真正理解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生活方面:(友情提示:同學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周圍的人和事?)
第十課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
知識準備:
1、辨證的否定的含義、2、辨證的否定的實質3、創新的意義。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探究
例題示范:
文具盒的設計
日本有一家名叫普拉的經營文化用品的小企業,曾經一度面臨倒閉的危險。新招進公司不久的年輕女職員王村浩美,在銷售文具中發現,許多人來買文具都不是只買一樣,而是幾樣一起買。她想到自己以前讀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書包里也總是放著好幾樣文具,很不方便。她想如果能夠設計出一種長方形的盒子,里面放入鋼筆、鉛筆、橡皮、小刀、圓規、繪圖尺一樣的文具;并且在盒子的外面印上色彩鮮艷和形象生動的圖畫。她把這種想法告訴老板后,老板認為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點子。既不必改動原有的生產設備,也不需要做新的巨大的投資。
經過精心設計,一種新穎美觀的文具盒誕生了,不但中學生喜歡,就連機關、企業的辦公人員,以及工程技術人員也紛紛前來購買。盡管這套文具盒的價格比原先單價文具盒的價格總和要高出一倍以上,但是仍然十分熱銷,一年之內就賣出了300萬盒,公司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利潤。
點評:(看我的——)唯物辯證法認為:辨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辨證的否定的實質是“揚棄”,要求我們在創新中必須堅持用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王村浩美設計文具盒,既有對對過去文具盒的繼承,又有對過去文具盒的否定,是在“揚棄”中創新,從而推動了人類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