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
(教師宣讀剩下的三分之一紙條,請學生判斷它們從性質上、從內容上、從奮斗時間的長短上劃分,分別屬于哪種類型)
從以上對同學們理想的宣讀中,我們發現,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理想,為什么我們會有這么多不同內容、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理想呢?請同學們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的爸爸、媽媽今天也坐在這里,他們的理想會和我們相同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的理想肯定反映他們的時代色彩和個人生活境遇的差異,這是因為理想屬于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3.理想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板書)
( l)理想是社會經濟關系的產物(板書)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原理是我們第6課學習過的一個原理,哪位同學還記得它的基本內容?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引出下邊內容)
理想也屬于社會意識,因此,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會的經濟關系和其它社會條件的產物,都要隨著經濟關系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不可能脫離當時的現實。
(2)不同時代、不同階級有不同的理想(板書)
(由于學生對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關系原理的學習及相關歷史知識的具備,這部分內容可讓學生自己看書、舉例,便能理解和掌握)
從同學們的閱讀和發言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階級社會中,任何理想都要受到一定階級地位和階級利益的制約,沒有也不可能有各階級都信奉的超階級的理想。
理想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人們的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崇高的理想對人生、對社會有著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4,理想對社會對人生的巨大作用(板書)
第一,崇高的理想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板書)
為了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富強,歷史上廣大人民群眾、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仁人志士,以及許多杰出的科學家、發明家,為實現改造社會、改造自然的理想而奮斗,從而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步與發展,比如我們教材上列舉的李冰父子、詹天佑、王安石、孫中山……等,你還能再舉出一、兩個典型事例嗎?
(學生舉例)
在xx大報告中講到,要“鞏固和發展全國人民的大團結。這個團結,是建立在中華民族實現全面振興的共同利益基礎之上的,是建立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基礎之上的;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維護和加強這種團結,我們的事業就無往而不勝!保绺叩纳鐣硐雽ξ覈斍艾F代化建設也起著非常巨大的作用。
第二,崇高理想是我國民族團結、共同奮斗的精神力量(板書)
在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會有各種困難和風險,來自國內的和來自國外的;經濟生活中的和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但無論什么困難和風險,只要我們堅定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共同理想,就一定能戰勝千難萬險,1998年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洪搶險”的勝利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第三,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板書)
同學們一定非常熟悉這首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后來人!钡銈冎肋@首詩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寫成的嗎?請看這三位同學表演的小品。
(學生活動:教師可安排三位同學課下排好小品“總有一天,紅旗會插遍全世界”,這時請三位同學上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