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冊 第六課第一節第三框 堅持正確的價值觀
這就告訴我們,認識和解決我們面臨的新問題,其價值導向就是“三個有利于”。
可見在我國,堅持符合事物的發展的規律性和人類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與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三個有利于”的具體標準是完全一致的。
教師問:那么,作為青年人,我們如何做出具體的價值選擇呢?
3、在正確的價值觀的指導下,做出具體的價值選擇
播放錄像“XX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徐本禹”事跡(學生也可自己上網查詢感動人物的事跡,談自己感動他們什么,給自己什么啟示。)
教師問:徐本禹志愿到貴州貧困山區去義務支教,一年多來,在烏蒙山腹地的山村小學,忍受著孤獨和寂寞,用愛心精心栽培和呵護貧瘠土地上的花朵,用真誠和行動實踐著一名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和一名共產黨員的神圣使命。他把勤工儉學每月50元的報酬中的43元捐給山東一個面臨輟學的小學生;他把學校發的300元特困生補助的200元捐給了“保護母親河”活動,他甚至放棄讀研深造的機會,回到巖洞小學支教……
他做出了什么樣的價值選擇?為什么說他們的價值選擇是成功的?
學生自由討論(略) 我國當代青年應該立志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掌握科學知識,為振興祖國做貢獻。
教師總結:他用自身的行動講述了一個淺顯的道理:為仁行善并不一定是富人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行善方式或有不同,行善能力或有大小,然而善舉背后那顆貯滿“愛”的心一樣偉大。 這正是一種正確價值觀的表現。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豐富多彩的具體的價值選擇,樹立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正確價值觀,完成時代賦予青年的使命,同時也使自己得到發展與完善。歷史上許多有作為的人都在青年時就萌發并逐步樹立起正確的價值標準,做出了正確的價值選擇。
教師總結:從總體上看,一個科學的合理的價值評價,既要符合事物的屬性、規律,又要符合人類的根本利益,我們應當樹立正確的價值評價標準,樹立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正確價值觀,以便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做出應有的貢獻,完成時代賦予青年的使命,同時也使自己得到發展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