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聚焦文化競爭力 教案
第一單元《綜合探究:聚焦文化競爭力》教案教學目的:
通過學生課前收集資料、課堂展示、小組討論及教師總結和講解等形式,明確文化競爭力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感受各國各國日益激烈的文化競爭力,探討如何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責任意識、科技意識和成才意識。
教學時間:1小時
課前準備:
(1)學生分組收集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和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資料,并要求制成簡單的課件。
(2)分組討論課本p23—25的三個探究問題(①運用這些資料,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說明發展文化有什么意義。②你還能從社會生活的哪些現象中感受到一個國家的文化競爭力?③今天,中國文化為什么能夠在世界各地贏得尊重與喝彩?),組長整理好討論結果。
教學過程:
復習舊課:(提問)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導入新課:聚焦文化競爭力。結合課本p22—23的材料一和材料四,讓學生感受各國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
(板書)1.什么是文化產業?(學生自由列舉,教師概括總結)
從我國現實情況看,主要包括文藝演出、影視業、音像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游業、藝術培訓業和藝術品業等。
學生分組上臺展示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教師總結、評價。
教師提問:“各國為何要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教師就此問題對學生進行解題思路的輔導:①理論依據: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②發展文化產業的意義。各組組長上臺發表課前小組對第一個探究問題(運用這些資料,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說明發展文化有什么意義。)討論的結果。教師對各組組長的發言進行總結和評價。教師展示圖片:《哈利•波特》及其作者——《哈利•波特》的作者因為這部小說的出版而使她從原本依靠政府救濟金度日的單親媽媽一夜之間成為英國最富有的女人之一,以此讓學生感受到發展文化產業的意義。(《哈利•波特》第一集到第四集累計全球銷售量已突破1億本,被翻譯成46種文字。好萊塢耗資1.25億美元把哈利•波特搬上銀幕,上映短短5天,北美票房已突破1億美元大關,成為XX年最賣座的電影。在形形色色經濟專家策劃下,《哈利•波特》從小說出版始,帶動電影、軟件、玩具、服裝、兒童用品、主題公園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了經濟總量達多億美元的奇跡。)
“你還能從社會生活的哪些現象中感受到一個國家的文化競爭力?” 各組組長上臺發表課前小組對此問題的討論結果。
(板書)2.文化產業在各國的重要地位。
教師展示圖片——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相對落后。
教師提問: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華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日本、美國乃至英國,它們的文化底蘊與中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為什么他們的文化產業如此發達,而我國卻存在較大的發展差距?
要求學生課后分組討論上述問題,并且對應所列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探討如何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
(板書)3.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學生根據上述要求討論,把討論結果整理好交教師加評價意見,然后張貼于班上的“學習園地”以供各組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