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
⑵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
①整體具有部分沒有的功能;
②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當部分以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就會損害整體功能的發揮。
聯系 ⑴二者互相依賴,各以對方存在為前提;
⑵二者相互影響。整體的變化影響部分,部分的優劣變化與影響整體。
⑶二者的地位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3.整體和部分的關系與系統和要素的關系
全局和局部的關系作為一對古老的范疇稱為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作為現代系統論的新概念,又叫系統和要素的關系。(條件好的學校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系統論的知識。可參考《科學技術史講義》等。)
因為這兩對關系具有共性方面,即兩對關系都是強調整體性原則,都是互相依賴等,所以說,在一定意義上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也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因為兩對關系是有區別的,不能完全等同起來。
系統和要素的含義:系統是指諸要素相互聯系的整體,要素是指組成一個整體的相互作用著的部分。例如,原于就是一個系統,電子和原子核則是構成這一系統的要素。
我們已經學習了整體和部分關系、系統和要素關系的原理,這一原理是正確處理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理論基礎,正確把握這一原理對于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4.學習整體和部分關系、系統和要素關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l)要樹立全局觀念,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
在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系統和要素的關系中,整體或系統處于統帥的決定地位,部分從屬于整體,所以在一切活動中,要求我們樹立整體觀念和全局思想,從整體出發,選擇最佳行動方案,實現整體或系統的最優目標。
學生閱讀書上事例,幫助學生理解鄧小平的“兩個大局”的戰略思想和漫畫。
(教師也可介紹一些實例,如淮河污染、塔里木河斷流、私屠亂宰等,這些實例都說明了地方保護主義給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環境保護帶來的巨大危害。)
昔日醫者,自謀能治駝曰:“如弓者,如是者,如曲環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知矣。”一人信焉,而使治駝。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上,臥駝者其上,又以一壓焉,而即躒者,駝者隨直,也復隨死。其子鳴欲情官,醫人曰:“我業治駝,但管人直,那管人死。”教師提問:這位醫生犯了什么錯誤?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這位醫生犯了不顧全局,不從整體著眼的錯誤。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我們一切活動要有全局觀念和整體觀念,這是因為整體與部分關系中,整體處于統率地位決定的。課本上的丁謂從整體著眼,從而“一舉三得”就是最好得說明。
(2)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由于整體和部分存在著互相依賴、互相影響的關系,所以要達到整體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結果,就必須在強調局部要服從整體的前提下,十分重視搞好局部,發揮局部的作用。例如: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存在著東西部發展差距拉大的問題。如果西部長期貧困落后,最終會影響全國經濟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的穩定。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本世紀前半葉要逐步縮小差距,后半時要基本實現現代化。可見,只有西部經濟也發展起來,我國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