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的本質》教案
可見,意識是在第一和第二信號系統(tǒng)共同作用的產物。因此說意識是人腦的機能。(簡單說說什么是機能。)
是否有了人腦就會有意識的產生?同學們討論。
3、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同學們都會畫畫,那你們畫過鬼神?沒有。但是有人畫過,比如說西方人畫上帝,同學們可知道像誰?對,像耶酥。
我們中國人也有自已的上帝,是玉皇大帝,你們說玉皇大帝像誰?漢人。為什么耶酥像西方人,玉皇大帝像漢人,而不是反過來?因為以前西方人沒見過漢人,漢人也沒見過西方人,這說明現(xiàn)實中沒有的東西,在你的大腦里是沒有這個映象的,
同學們能據我剛才的那個夢以及你曾經做過的夢,來理解它嗎?所謂的映象就如前面是一面鏡子(教室某個實物),我手中的這個遙控器,在鏡子里邊有一個像(即映象)(做現(xiàn)場模擬),不同的是鏡子里面的像是靜止的、被動的,而我們的腦子里的像是活生生的、主動的,對同一個客觀事物,不同的人會根據自已的理解,作出不同的反映,注意客觀事物是內容,反映是形式。現(xiàn)實中的東西或者事物,同學們能說出這在哲學上是什么意思?對,叫客觀存在。
如果說人腦是生成意識的廠房和機器,那么意識的反映對象——客觀存在就是生成意識的原材料。
意識有正確與錯誤之分,請同學們舉例說明什么是正確意識和錯誤意識。同學發(fā)言。
老師補充說明,如黨的方針、思想、路線,同學們所學的那些定理、公理都屬于正確意識,而宗教、鬼神、屬于錯誤意識。
請同學們運用本課有關知識說明魯迅這段話(p36)。同學發(fā)言。
老師強調:不管是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觀存在通過生活和實踐的環(huán)節(jié)進入人腦、并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用專業(yè)的哲學術語就是主觀映象,并再次回味剛才的現(xiàn)場模擬的結論)。并指導同學在書本上做筆記。
最后讓同學們來小結,如老師引導,從意識的起源看,它是——;從意識的生理基礎看,它是——;從意識的內容或本質看,它是——。
從意識的產生看,是先有物質,還是先有意識?物質。那么,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如何?哪個同學能說說?
4、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
5、課堂練習。請同學們做練習冊p30。
教學反思:
教學是一種無止境的創(chuàng)新活動,只要勤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總可以找到鮮活教學素材;另外,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走近社會現(xiàn)實,符合學生認知能力;最后,教學是雙向活動,要盡可能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以達到雙贏效果。
附:
1、關于狼孩和王子的故事。1920年印度加爾各答附近,一隊獵人進山,發(fā)現(xiàn)并捕獲了兩個與狼嬉戲相處的小孩,交給了當地米德納布爾孤兒院院長辛格大主教,辛格給他們分別命名:卡瑪拉和亞瑪拉,大的約8歲,小的只有兩歲,她們進孤兒院時,具有狼的特征,每天晚上,隔一定時間就要像狼一樣嚎叫,專吃生肉;喜歡啃骨頭,用舌頭舔水,沒有感情,饑餓時找食,飽時就休息,晝睡夜出,靠四肢行走,小的亞瑪拉過了一年就死了,大的卡瑪拉在別人攙扶了站起來,教她獨自站立竟用了四年的時間;學習語音成效更小,7年后才會四五十個詞并勉強學會幾句話,1929年死于尿毒癥,年約17歲,但智力只及一般三四歲的孩子。
無獨有偶,據記載,19世紀初,某國有個王子幼年時被人綁架,囚禁在一間直不起身的黑屋子里直到17歲被釋放,從未接觸過人后來雖然經宮廷老師盡心盡力的教育,智力還不及常人,死后解剖,發(fā)現(xiàn)他的腦溝很簡單,大腦甚至沒有覆蓋小腦,連類人猿還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