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
4.4 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偻ㄟ^教學,使學生能用相關的哲學觀點,結合實際,堅持適度原則,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重視量的積累等方法論要求加以說明。
、谀苡昧孔円鹳|變的道理,對“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名言進行闡釋。
能力方面
通過本框題教學,結合方法論教育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個人和社會生活實際,進行觀察、思考、分析、判斷和指導自己選擇正確行為方式的能力。
覺悟方面
通過本框題知識的學習,認識到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和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奮斗精神結合起來的重要意義,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教學重點
把遠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結合起來。
教學難點
要堅持適度原則。
教學方法
“閱讀—講授——議論”相結合。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l)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是怎樣的?
(2)什么樣的量變才能引起質變?
(設計第一個問題的目的是復習學過的原理,導入本課方法論的教學,設計第二個問題的目的是為適度原則的提出做好鋪墊。)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導人新課。
量變和質變是密切聯(lián)系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首先從量變開始的。量的變化只有超過一定的范圍和限度才會發(fā)生質變。正確把握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對我們看問題辦事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
1.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對我們看問題、辦事情的指導意義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30頁第2自然段的事例后想一想:我們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因為做過了頭而結果適得其反的事情?
閱讀提綱
、僭⒀浴督苊讚P的湯》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谖覀內粘I钪杏袥]有因為做過了頭而結果適得其反的事情?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這個故事說明,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質的數(shù)量界限。好客熱情也要掌握一定的度。在一定限度內,量的變化不會改變事物的質.而一旦超出這個界限,量的變化也會引起質的變化。鮮美的魚湯無疑是待客佳品,但過了量,豈不變成災難?在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想象中,任何事物都有其“度”,這是普遍現(xiàn)象。所以,我們看問題辦事情,首先要堅持適度原則。
(l)要堅持適度原則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30頁第3自然段至第131頁第2自然段的內容。同時思考第131頁第2自然段右邊的“議一議”小欄目的問題。
(同學閱讀、討論后,教師講解、歸納。)
當我們需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wěn)定時,就必須把量變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堅持適度的原則。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很早就注意到掌握事物的度的重要性?鬃诱f;“過猶不及”,指事情做得過了頭,就像做得不夠一樣,都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戰(zhàn)國時期著名辭賦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描寫美人的美說;“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他認為美是有自己的“分寸”的,略為超過這個“分寸”就太長、太短、太白、太赤,就不是美而是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