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
列寧說過一段很深刻的話:“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謬誤!边@句話聽起來聳人聽聞,實際上是干真萬確的。這里說的“一小步”,指的是超出了度的一小步。真理性的認識也是有度的,把真理略加夸大,超出這個度,就會變成謬誤了。由此可見,適當掌握事物的度,對于避免錯誤,是很重要的。
教材上舉了很多事例,說明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各有自己的度。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事例,都必須堅持適度原則。如同學之間開玩笑要適度,評價、表揚、批評要適度等等。(可適當請同學補充事例,達到理解、教育的效果。)
玩笑過頭頭破血流 7月20日零時許,山東青年樊景五酒后到湖里區寨上一食雜店門口,見其老鄉郭某正與人打牌。因其與郭是山東老鄉,平常關系也不錯。樊便當眾開玩笑叫郭綽號,并隨口說了一句罵娘話,郭聽后不悅,雙方遂發生口角。樊先用雨傘打郭,郭則持木凳還擊。隨后樊一怒之下跑到路邊拿來一把菜刀,朝郭頭上砍。致郭輕傷,被湖里法院判刑一年。
兩位好朋友住在酒店的同一個房間里,其中一位將另一位裝有4萬元現金的包“拿”走并藏在服務臺里。公安機關破案后,犯罪嫌疑人辯解說自己是在和好朋友開玩笑,被害人也替他求情,希望司法機關不要追究他的刑事責任,然而法不容情,他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本案提醒人們,生活中的玩笑和幽默必不可少,但開玩笑時一定要適可而止,掌握好度,絕不能開玩笑過分以致觸犯法律。
一名司機因交通違章民警正要處罰時,他卻謊稱自己患“非典”,無端制造緊張氣氛,玩笑開過頭結果被拘留。 5月20日下午3時30分,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的河北籍司機張某在無通行證的情況下,駕駛水泥罐車違章走禁行線,被北京豐臺交通支隊大紅門隊查獲。當民警上前糾正其違章行為時,張某謊稱自己正在發燒,可能是“非典”。民警隨即問他:發燒為什么單位還讓駕駛車輛?司機狡辯說沒有確診。見此情況,交通民警請示上級后立即拉起了警戒線,將其臨時隔離,并勸告圍觀群眾避免近距離接觸。20分鐘后,身穿防護服的120醫務人員趕到現場,將張某送往醫院。經查,張某體溫正常,無疑似跡象。而張某此時卻說是在與民警開玩笑。非常時期,張某為躲避交通違章處罰拿“非典”開玩笑,制造緊張氣氛。根據相關法規,張某被派出所依法拘留。
(2)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
提問:為什么量變要轉化為質變呢?質變和量變哪個更重要?怎樣才能促成質變?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如果事物的發展僅僅是事物量的變化,那么,某事物就永遠只能是某事物。就事物發展的全過程來說,質變更為重要。因為,量變畢竟不等于質變,而沒有質變,事物就不會發生根本的變化,就不會有飛躍,就不會有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一句話,就沒有事物的發展。
所以,在量變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只有改變事物原有的性質才能向前發展時,我們就要果斷地、不失時機地突破其范圍和限度,積極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這時,如果瞻前顧后,畏縮不前,就會貽誤時機。
請同學閱讀教材第131頁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