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人們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教案
[生]我們的學校很漂亮。
[師]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與認識呢?
[生]這是事實,我們學校有氣派的教學樓,有一個美麗的花池,校園綠化好。
[師]“我們的學校很漂亮”這種認識與感受,正是這些狀況作用于我們的頭腦形成的反映。
這個問題,相對好理解。那么對過去的認識與思考是源于何處呢?是否來源于客觀事物呢?譬如,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這個認識是怎么來的呢?
[生]它源于中國的歷史,歷史留下了許多文物、文字、資料等。
[師]我們說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前的歷史是“中國人民的屈辱史”為什么?
[生]這是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大量史實告訴我們的。比如圓明園的遺址是其中的一個明證。
[師]這樣的事例還不少。可見,對過去的認識與思考也離不開客觀事物(當時的客觀事物)。
從中國近百年的歷史還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呢?
[生]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師]接下來,大家再考慮一下這樣一個問題:
(多媒體顯示)
想一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的新中國”的結論,概括來說,是哪些歷史事實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
[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生]好。回顧中國近百年的歷史,從鴉片戰爭的烽火到甲午海戰的硝煙;從“公車上書”的壯舉到戊戌六君子的暴死街頭;從譚嗣同的“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哀惋到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長嘆,從太平天國的風起云涌到義和團運動的潮起潮落;從蘆溝橋的槍聲到渡江戰役的號角;從一次次喪權辱國條約的簽訂到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無不向我們昭示這樣一條真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人的意識又具有預見性。人們可以想象未來事物的狀態,對事物發展的趨勢作出預見,對自己將要采取的行動提出計劃方案。這樣的意識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嗎?
(學生討論、回答)
[師]大家對此看法不一,現在讓我們來看一則材料(多媒體顯示)
筆尖上的發現
1781年人們發現了天王星,后來人們通過觀察記錄了它的運行軌道,但卻與根據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的軌道有較大偏差。于是有人推測,在天王星軌道之外可能還有一顆行星,由于它的作用才引起了實際軌道與計算軌道的差異。青年學者亞當斯和斯維列分別利用萬有引力定律和其他有關規律,對天王星的實際軌道進行分析,計算出那個未知行星的軌道。1846年9月23日晚上,加勒在斯維列指出的位置附近觀察到了那個“筆尖上計算”出的行星——海王星。
這則材料說明什么?
[生]海王星的發現不是靠隨意推測,而是根據萬有引力定律進行推算出來的。
[師]海王星就是客觀存在的,只是人們以前沒有發現而已。后來人們對海王星的位置作出科學的預見,這種科學的預見根源于客觀事物的規律和事物的已有狀態,人們對未來的預測也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不僅對自然界的科學預見是這樣,對社會的科學預見也不例外。
(這里可引導學生舉例,發言)
[生甲]馬寅初早在1957年就對中國人口問題作出科學預見,提出了正確的建議,這個科學預見來源于中國人口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等客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