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人們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教案
[生乙]毛澤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根據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和具體實際,對中國革命的道路作了科學的預見。
[師]大家談得很好。偉大的共產主義先驅者李大釗,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國革命是二十世紀中國的先聲”猶如“使天下驚秋的一片桐葉。”“由今以后,到處所見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戰勝的旗。到處所聞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的凱歌的聲。……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釗同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科學預見呢?這來源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以及當時世界的革命形勢等實際情況。
[課堂總結]
本課時主要講了一個問題:什么是意識,意識的形式盡管多種多樣,但無論從哪個角度講,它都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這也充分說明意識不能離開客觀事物,意識根源于物質,依賴于物質,物質決定意識,世界的本質是物質。
●課后作業
一、選擇題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在他的《娃娃日記》中寫道:“兒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己身體和動作為中心的,它完全是無意識的。然而這種無意識并不類似于洛克所說的“白板”,事實上,主體的心靈上不可能是一張白板,它沒有一定的內部結構就不可能具有任何認識能力,他具有遺傳得到的心理本能結構,并用它來同化客體的信息。”閱讀材料,回答1~2題。
1.上述論斷說明
a.人腦天生就具有意識
b.意識的內容來自于人腦
c.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d.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2.材料蘊涵的哲學道理是
a.自然界的發展是客觀的
b.意識依賴于物質,物質決定意識
c.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客觀性
d.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
3.被譽為“愛因斯坦以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的英國科學家斯蒂芬•霍金說,隨著電腦技術的不斷發展,最終電腦將像人的大腦一樣發達,甚至能夠自行設計出新的“智能”電腦。這表明
a.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b.電腦能夠模擬人腦
c.電腦與人腦的功能將趨于一致
d.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李商隱在《嫦娥》一詩中寫到:“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啊,面對空冷的月宮,嫦娥姑娘怎不感慨萬千、迫切想回到美麗的人間呢?結合哲學知識回答4~5題。
4.對“嫦娥飛月”這一故事理解正確的是
a.它正確表達了人們上天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b.它是發射人造衛星的理論先導
c.追求美好生活是人們世世代代的夢想
d.意識可以先于物質而存在
5.從“嫦娥飛月”到“碧海青天夜夜心”,說明
a.人類社會已今非昔比
b.意識隨著客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c.辦事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d.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6.道德是“一定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客觀反映”,體現的哲理是
a.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b.物質對意識具有決定作用
c.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是客觀的
d.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7.看漫畫回答問題:如將右圖中影與物的關系,比喻為思想與事實的關系,那么這幅畫表明
a.思想是對事實在反映
b.思想與事實總有出入
c.事實對思想有決定作用
d.思想對事實有反作用
在高事發展的信息社會里,電腦是人的思維的延長,是20世紀最重大的科學成果之一,它以驚人的速度推動著生產的發展,改變著社會生活面貌。據此回答8~9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