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
【舉例】生物學上講的遺傳和變異就各有不同特點,他們的對立表現在:遺傳指的是親代與子代之間,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國民間還有這樣的說法“一豬生九仔,連母十個樣”,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親代與子代之間、子代的個體之間,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差異,指的是變異現象生物的遺傳特性使生物界的物種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生物的變異特性,使生物個體能夠產生新的性狀,以及形成新的物種。遺傳、變異的這種差異性也是哲學上所講“斗爭”的一個具體表現,
【舉例】同學們在學習上的比學趕超;理論專家們在學術上不同觀點的爭鳴、討論同樣也是“斗爭”的具體表現。
由此可見,矛盾斗爭性的內容十分豐富,形式千差萬別,因此,對斗爭性不能作簡單化理解,不能用具體形式代替哲學上的矛盾的斗爭性。(如文革期間,歪曲斗爭性,大鳴,大放,大字報,整人,斗人,批人)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 p69
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沒有斗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的存在,事物同樣不能存在和發展。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舉例】權利和義務
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沒有無義務的權利(父母與子女間的撫養教育與贍養)
【舉例】自由和紀律(真正的自由必須建立在紀律的約束下)
【舉例】高科技對社會生產和生活有哪些利與弊?
XX年6、7月,在長江三峽,發生了幾件令世界矚目的大事,大壩蓄水、通航、發電成功。關于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與不建,幾乎經過了半個世紀的研究和論證。因為確實有利也有弊;核能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但核泄漏事故也是很可怕的;因特網為信息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自由空間,但是它也會對國家安全、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等構成威脅。
無論是對三峽工程的認識,還是人類對核能以及因特網的認識,利與弊的客觀存在都說明矛盾是由對立的雙方組成的;利大于弊,又說明矛盾的雙方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主次之分。高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既要看到其對人類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利用不當對人類不利的一面,這樣才能趨利避害,使高科技為人類謀福利。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任何事物中,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矛盾具有普遍性。
(1)矛盾的普遍性(共性)
a含義
矛盾的普遍性又叫矛盾的共性,包括兩方面: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
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無論是客觀世界還是主觀世界,無論是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都存在著矛盾,沒有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舉例】自然界
火車、高山、摩天大樓等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化學運動中的化合和分解、酸和堿、正電和負電的矛盾;
生物運動中的遺傳與變異、同化與異化、生與死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