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基本問題教案
哲學的基本問題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復習舊課)
1、哲學具有什么功能?
——哲學能啟迪智慧,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哲學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功能,它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能幫助人們確立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
2、為什么說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哲學智慧和思想產生于人類的生活和實踐活動;哲學起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哲學與我們的生活、與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
3、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
世界觀——一般的世界觀人人都有,樸素的、自發的
理論化、系統化
哲學——并不是人人都有——系統化理論化的的世界觀
4、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
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一的。
決定
世界觀 方法論 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
體現和影響
5、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研究對象不同,
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哲學 具體科學
作為基礎
(導入新課)
從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產生的哲學思想、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到現在我們學習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人們探討哲學已經有幾千年了。那么,大家知道哲學分為哪些派別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如何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首先要解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什么——思維和存在的問題
一、哲學的基本問題
1、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簡單介紹一下思維和存在,或以物質與意識作為代替,同時告訴學生,兩個關系詞——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是可以互換的。
(這里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表達對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看法)
意識——主要是我們對這個客觀世界的反映;
物質——比如我們身上穿的、脖子上帶的、手腕上帶的、書桌上擺的,都是物質,只不過它們是具體的一個個事物而已。總而言之,獨立于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就是物質。比如說我們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車、書桌黑板、鋼筆鉛筆等等,都是具體的物質形態。
在大致明白了什么是物質之后,接下來我們就來考察下這兩個詞語的關系,大家想想,你覺得先有物質還是先有意識?它們誰決定著誰?
(學生七嘴八舌地答開了,這時候無需告訴它們正確的答案)
這個問題在哲學上我們表述為:意識(思維)和物質(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是哲學的第一個基本問題。
(2)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①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
我們可以發現,同學們對這個問題有兩種看法。凡是認為物質決定意識的,我們說它是唯物主義;凡是認為意識決定物質的,我們認為它是唯心主義的。這樣哲學就分成了兩大陣營。
(可以舉一個例子來進行分析,看哪種主義是科學的)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我現在和大家談到手機、mp3、md、電腦等東西的時候,大家腦海中是不是就會浮現它們的形象啊?比如說mp3,大家腦海中出現的就是,要么長長的要么扁扁的要么圓圓的,可以聽歌做u盤的小玩意兒。這個就是我們哲學上的說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