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文化對人的影響教案
請聯系本地實際加以說明。
參考答案
本題屬于開放型自我測評題,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學生通過對本地區人們交往方式特點的分析,了解文化對人們交往方式的影響。主要答題思路如下:了解本地區社會文化和人們在社會交往方式上的特點,對比其他地區人們交往方式的差異,分析文化與交往方式之間的關系。
五、教學資源鏈接
1.元妃省親
元妃省親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中的內容。賈政之女元春被選人宮,后以文才出眾,被皇帝晉封為貴妃,并恩準回家省親,給賈府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為迎接元妃,賈政等在榮國府、寧國府內大興土木,建造省親別院,元妃省親時定名大觀園。教材的這幅圖意在表現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的規范與禮儀。
2.合十禮
合十禮又稱“合掌禮”,屬佛教禮節,流行于泰國、緬甸等佛教國家的見面拜禮。此拜禮源自印度。最初僅為佛教徒之間的拜禮,后發展成全民性的見面禮。在泰國,行合十禮時,一般是兩掌相合,十指伸直,舉至胸前,身子略下躬,頭微微下低,口念薩瓦蒂。“薩瓦蒂”系梵語,原意為如意。遇到不同身分的人,行此禮的姿勢也有所不同。我國傣族聚居區也用合十禮。
3.哈達
哈達是藏族同胞作為禮儀用的絲織品,是社交活動中的必備品。藏族同胞歷來認為潔白無瑕最能表達人們真誠、純凈的心愿,所以在社會交往中用潔白的哈達表達自己的心愿。
31
獻敬哈達有一定的規矩和形式:按約定俗成的規矩,對上敬獻,對下賜給,平級之間互贈,前輩、同輩和晚輩之間也是如此,都有一定的規矩和講究。對上呈獻哈達要雙手捧上,或通過代理人轉獻;將哈達賜給下級時,一般把哈達系于對方的頸項,平級之間則把哈達捧送到對方手中。
4.厝人街
西方認識中國始于唐朝,華人稱唐人衣服為唐裝,華人聚居地叫“唐人街”。在世界各地華人聚居的地方幾乎都有此街。“唐人街”是初出國門者的棲身地和庇護所。初來乍到的華人面臨語言不通、環境不諳、謀生乏術的處境,唐人街的中國氛圍,總能讓新來者感受到一份溫馨。唐人街還是華人心靈溝通的場所。共同的文化淵源和生活習俗希望保持,相似的心理感受和價值追求需要交流,家愁鄉思需要排解。唐人街琳瑯滿目的中文標識和不絕于耳的鄉音、各式各樣的家鄉菜肴、來自中國的百貨書刊影視,耳濡目染,點點滴滴在心頭,都在提醒華人的民族文化認同感。而在中國傳統節慶期間,唐人街的濃郁中國氛圍,更讓海外游子有一種回家的感受。這就是為什么舞獅子、踩高蹺、耍龍燈、跑旱船等中國傳統文化,在唐人街一直廣受歡迎的原因。
5.《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時期的一部長篇小說,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自傳小說。書中敘述了原俄國烏克蘭貧民子弟保爾•柯察金參加俄共布爾什維克十月革命的故事。書中這位主人公后來成為布爾什維克,并成為俄共肅反委員會的一員。他參加紅軍后打仗受傷,后惡化為傷病纏身、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他在這種困難條件下,從事寫作,終獲成功。20世紀50年代,這部前蘇聯經典文學作品在我國成為暢銷書。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成為青少年學習的楷模。他的英雄事跡、,影響了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