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第一課時).doc
[講評]很好。通過上述分析和篩選,同學們比較傾向于方案4、5、6的制備方法,哪么,對于這幾個方法我們有沒有可能優中選優。對此,光有理論上的分析不夠,下面,請同學們根據你所選擇的方法進行實驗驗證,并最終得出實驗結論。
[板書]3.可能實驗方案的實驗驗證。
[學生實驗]根據同學們自己的選擇,將學生分為三個實驗小組,分別進行實驗。
[說明]1.為節省時間,學生實驗所用的儀器藥品需課前準備妥當。
2.每個小組所用反應試劑如鋁屑質量要相等,所用酸、堿濃度亦要相同。
3.提示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對所用酸、堿強、弱的選擇。也可對強、弱做對照實驗。
4.要求學生記錄實驗過程中所選各試劑的用量及實驗現象。
5.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并將結果換算成:制取1 mol al(oh)3時各試劑的用量。
[提問]同學們的實驗均已結束,下面,請各實驗小組選代表敘述自己的實驗過程、實驗現象以及實驗結論。
[學生回答后師生共同總結]
對于方法4,在得到al3+將其沉淀al(oh)3時,有兩種辦法可以采用:加入強堿naoh溶液,其優點是沉淀速率較快,缺點是對naoh溶液的加入量難以控制,所以排除此法,而選用弱堿稀氨水。
對于方法5:在得到alo 要使其在酸化條件下沉淀得到al(oh)3。同樣存在兩個途徑:一是加入強酸如稀鹽酸,但缺點也是加入的量難于控制;另一為通入新制備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的制備會使整個實驗操作過程過于繁瑣。
對于方法6:不存在酸、堿強、弱之選擇與用量問題,整個實驗操作過程簡單而且容易操作與控制。
[講述]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用實驗過程的步驟繁瑣與否及是否易于操作,對三個方法進行了選擇,得出方法6較為合理,這個選擇過程即為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要求。
[問]以上三種方法中,對于酸堿的用量情況又如何?
[學生回答后投影]
[投影]
[板書]4.最佳實驗方案
[講評]通過實驗步驟的多少與實驗過程的控制,我們在上邊選擇了方法6,通過上表中生成等物質的量的al(oh)3時,所耗酸、堿的物質的量,方法6之用量最少,這也是實驗方案設計的一條基本原理,所以,我們最終選擇方法6為本實驗的最佳制備方案。
[課時小結]本節課,我們通過對al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質的回憶與復習,并對可能的制備方法進行了分析推測,最后又通過實驗驗證以及對各方法之驗證結果,進行了分析比較,從而最終選定了最佳制備al(oh)3的實驗方案。
[課后作業]
1.回憶運用方法6對al(oh)3的操作制備過程,并將具體的操作過程即實驗步驟按序用文字表述。
2.根據上述實驗步驟,試對實驗過程中所用儀器和藥品進行選擇。
3.完成制備方案中所涉及的有關化學反應方程式。
板書設計
第六單元 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
第一節 制備實驗方案之設計
一、以鋁為原料制備al(oh)3實驗方法的選擇
1.可能制取途徑的推測。
2.可能實驗方案的選擇。
3.可能實驗方案的實驗驗證。
4.最佳實驗方案。
●教學說明
1.化學實驗方案學生在之前的許多分組實驗中有過多次接觸,但對實驗方案的新手設計還是第一次,所以,本課時的教學宜慢忌快,以留給學生較多的進入時間。
2.實驗方案的設計,重在實驗原理即實驗途徑的選擇,學生對此可能會有多種選擇。無論對何種方案,教師均應予以點評比較,以使學生了解設計過程的基本要求。
3.最佳實驗方案的選擇是本課時的關鍵,要明確告訴學生選擇和舍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