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浙江卷語文復習系列教案 文言實詞和虛詞(二)
參考譯文: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從小已經很強地表現出與眾不同,深入鉆研古代經典,文章雄健有力。考中進士等級。做雍丘縣縣令時,管理下級如同捆扎濕物(那樣急切嚴厲),安撫百姓如同對待自己的傷口(那樣輕柔細心)。雍丘縣靠著汴河,水道運貨的船只絡繹不絕。從前雍丘縣苦于盜賊多,然而不曾抓到過盜賊,當時的人沒有誰明白其中的緣故。伯雨下令成批運送貨物的船只不能在雍丘境內過夜,開始(船家貨主)還不聽從,伯雨就下令,東下的船只(靠岸過夜的),就用斧頭砍斷它的纜繩;(如果是)奔赴京城的船只,就護送著出境,從此雍丘百姓家的門可以不關閉(也沒有偷盜現象)。 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跡,伯雨被召見,做了大宗正丞。剛到任,又提拔為左正言。當時徽宗剛開始執政,聽用正直的言論,伯雨首先揭發章惇,說道:“章惇長期竊取朝廷大權,欺騙國君,流毒百官,趁先帝突然去世,就表現出篡權之意,看不起陛下,不再有做臣子的恭敬。假使他的計謀得以實行,將在什么地方安置陛下與皇太后呢?如果寬恕而不殺他,那么天下的大義就無法闡明,大法就無法確立了。我聽北方(指遼國)的使者說,去年遼主正進食,聽說中原罷免了章惇,放下筷子起身,兩次稱好,說宋朝錯用了這個人。北方的使者又問,為什么只像這樣放逐貶謫呢?從這件事看來,(對章惇)不只是如孟子所說‘國人都說該殺’,雖然是蠻貊之邦的遼國,也沒有人不認為該殺的。”奏章上了八次,皇上貶章惇到雷州。 伯雨處在諫官的位置半年,上的疏有一百零八份。大臣們懼怕他的多言,皇上讓伯雨做給事中,私下里告誡他把沉默作為原則。伯雨不聽,批評朝政的言論更加強力,而且將上章彈劾曾布。曾布察覺了這件事,調他任度支員外郎,不久到虢州主持工作。(后來)崇寧年間,因犯結黨的罪,伯雨被削掉官職發配到通州。他又被蔡卞陷害,與陳瓘、龔玦、張庭堅等十三人都南遷,(可)去昌化的只有伯雨。奸人還不甘心,又抓了伯雨的第二個兒子申先,將他下獄,妻子在江淮家中又剛去世。子捕妻逝的消息一齊送到。伯雨對這兩件事跟平常一樣,他說:“死的人已經死了,活著的人辜負朝廷,也應當從此訣別。如果不這樣,上天難道會枉殺無罪之人嗎?” 紹興初年,高宗頒詔追贈(已故的)伯雨為直龍圖閣,又加贈諫議大夫。朝廷采納他的諫章,追貶章惇、蔡卞、邢恕、黃履,明確了被誣陷的宣仁事件來告知天下。淳熙年中,朝廷賜予他“忠敏”的謚號。3.(中山一中第二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朱敬則,字少連,亳州永城人。以孝義世被旌顯,一門六闕①相望。敬則志尚恢博,好學,重節義然諾,善與人交,振其急難,不責報於人。與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善。咸亨中,高宗聞其名,召見,異之。為中書令李敬玄所毀,故授洹水尉。久之,除右補闕。 初,武后稱制,天下頗流言,遂開告密羅織之路,興大獄,誅將相大臣。至是,已革命,事益寧。敬則諫曰:“臣聞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門張公室棄無用之費損不急之官惜日愛功亟戰疾耕。既庶而富,遂屠諸侯。此救弊之術也。故曰:刻薄可施于進趨,變詐可陳於攻戰。天下已平,故可易之以寬簡,潤之以淳和。秦乃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反,卒至土崩。此不知變之禍也。陸賈、叔孫通事漢祖,當滎陽、成皋間,糧餉窮,智勇困,未嘗敢開一說,效一奇,唯進豪猾貪暴之人。及區宇適定,乃陳《詩》、《書》,說禮、樂,開王道。高帝忿然曰:‘吾以馬上得之,安事《詩》、《書》?’對曰:‘馬上得之,可馬上治之乎?’帝默然。於是賈著《新語》,通定禮儀。此知變之善也。向若高帝斥二子,置《詩》、《書》,重攻戰,尊首級,則復道爭功,拔劍擊柱,晷漏之不保,何十二帝二百年乎?故曰:仁義者,圣人之蘧廬;禮者,先王之陳跡。祠祝畢,芻狗②捐;淳精流,糟粕棄。仁義尚爾,況其輕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