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浙江卷語文復(fù)習(xí)系列教案 文言實詞和虛詞(二)
和/又/又…又…/一邊…一邊…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短鎏鰻颗P恰 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睹ァ 四體康且直!犊兹笘|南飛》(2)表承接 而、則、因、乃、遂/而后/若夫 于是、就、便/然后/至于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
(3)表遞進(jìn) 而、且 并且、而且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已。《勸學(xué)》
(4)表因果 以、為、因、由、緣/故、是故、是以、以故 由于、因為/因此、所以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肚锲指琛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說》
(5)表假設(shè) 向、向使、使、而、即、若、必、今/即、縱、縱使、縱令、藉第令 如果、假如/即使 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栋⒎繉m賦》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山中留客》 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蛾惿媸兰摇
(6)表轉(zhuǎn)折 而、然、則、然則、可 卻、可是、但是、但 于其身也也,則恥師焉。《師說》 雖然,猶有未樹也!跺羞b游》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队伟U山記》 連詞“以”與“而”連接的前后兩項間有對動詞謂語的修飾關(guān)系,易與承接關(guān)系混淆,要注意辨別。如: 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鴻門宴》) 前例的“奪”與“殺”,后例的“舉”與“示”,在時間上行動上有明顯的先后,屬承接關(guān)系。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xué)》) 木欣欣以向榮(《歸去來兮辭》) 前例的“終日”與“思”,后例的“欣欣”與“榮”,是同時發(fā)生的,前后有修飾關(guān)系。表修飾的“而”“以”可譯作“地”“著”,也可不譯。 5.介詞 ①引出行動的工具、方法、憑借 以、因 拿、憑借、依據(jù) 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傳》 ②引出動作的對象 于、與、因、為、乎 同、跟、給、替、對、對于、向、通過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欲呼張良與俱去。《鴻門宴》 ③引出動作的原因 于、以、為 由于、因為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秳駥W(xué)解》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对狸枠怯洝 ④引出動作的時間、處所 于、乎、自、從、緣 在、從、到、沿著 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栋⒎繉m賦》 生乎吾前。《師說》 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短一ㄔ从洝 “以”“與”“因”在句中作介詞與連詞的辨別: 以 ①以+名詞(名詞性短語) 具以沛公言報項王。《鴻門宴》 以鄉(xiāng)人子謁余!端蜄|陽馬生序》 充當(dāng)句中唯一動詞的狀語或補語,為介詞 ②以+動詞 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 以刀劈狼首。《狼》 前面沒有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為介詞 ③動詞(動詞性短語)+以+動詞(動詞性短語)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队伟U山記》 為連詞 與 名詞(名詞性短語)+與+名詞(名詞性短語) ①獨卿與子敬與孤同耳!冻啾谥畱(zhàn)》 ②而吾與子之所共食。《赤壁賦》 ③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而欓T宴》 無主次之分,即“與”前后之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互換,意義沒有改變,即為連詞。①(前一個“與”連接的“卿”和“子敬”是并列關(guān)系,故是連詞;后一個“與”連接“卿與子敬”和“孤”,有主次之分,故是介詞)③(不可互換,介詞)②(可以互換,連詞)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