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與評價精講精練復習教案
(2)第一種答案:同意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說法。詩中提到“心猶壯”、“病欲蘇”、“存老馬”等,從中可以看出詩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為國效力。
第二種答案:同意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的說法。詩中寫到“思歸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別是結尾兩句:難道我這腐儒,連一匹老馬都不如了嗎?表達了詩人一生漂泊的滄桑之感和報國無門的怨憤之情。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的是考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
第一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題目的切入點為“意象、意境”。意象指“主觀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辭海》)。意境是“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客觀圖景和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辭海》)。兩者都需要找出作品中的“客觀圖景或物象”,然后與作者的主觀思想感情比較、分析,鑒賞作品所反映的中心。分析意象與意境,是詩歌鑒賞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
完成這道試題,關鍵是把握“片云”、“孤月”、“落日”、“秋風”等意象所蘊涵的意義。即先把握意象(景或物)的特征,然后聯系詩人的主觀感情與詩歌的思想內容來分析它的含義。例如“片云”、“孤月”就分別有“飄忽不定”、“孤寂”的特點,聯系詩人的生活遭遇及主觀感情分析,便可把握這兩個意象的寓意——詩人漂泊他鄉,孤獨寂寞。
在上述的意象中,“落日”是理解的難點。聯系全詩來看,“落日”決不是寫實景,而是用作比喻。黃生評價這首詩時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齒”,是詠懷而非寫景;否則一首律詩中,既見孤月,又見落日,是自相矛盾的。由此可斷定,落日即“日薄西山”的意思。“秋風”與上句“落日”相對,而“落日”是虛寫,有“暮年”之意;“秋風”是寫實,“蘇”有康復意,這樣的詩句就有“詩人飄流江漢,面對颯颯秋風,不僅沒有悲秋之感,反而覺得‘病欲蘇”’的意境了。這與李白“我覺秋興逸,誰云秋興悲”的思想境界,頗為相似,表現出詩人身處逆境而壯心不已的精神狀態。
第二題考查對文學作品所表達的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對這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根據不同意象的分析,可有不同的理解。
如從“心猶壯”、“病欲蘇”、“存老馬”等意象角度分析,則可看出,詩歌表現的是詩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為國效力”的積極人生態度與自強不息的精神。而從“思歸客”、“腐儒”、“片云”、“落日”等意象角度,及聯系結尾句“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來分析,則可見作者懷才見棄的不平之氣,從中看出詩歌表達的是詩人一生漂泊的滄桑之感及報國無門的怨憤之情。
【高考真題精析】
【XX高考試題解析】
一.(重慶)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渡 江【明】張 弼
揚子江頭幾問津,風波如舊客愁新。
西飛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勝鄉國夢,敞裘猶帶帝京塵。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對沙鷗一愴神。
(1)“客愁”在詩中表現在哪些方面?請加以概括。(4分)
(2)指出“吟對沙鷗一愴神”中“沙鷗”意象的作用。(2分)
(2)以到處飛翔的沙鷗襯托作者的孤單漂泊。
【解析】本題的詩眼即為“客愁”,客愁為羈旅愁思,《宿建德江》(孟浩然)也有 “日暮客愁新”句,如果我們知道這是漂泊在外的愁思,那么我們就不難理解諸如“孤單”“思念”“缺少知己”這樣的遭際是作者愁的原因了。意象是作者精心挑選的具有象征意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