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與評價精講精練復習教案
5.對詩歌深層含義的揭示
例①:讀王安石的《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回答問題。問:全詩用梅花來比擬人的品格,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意?
答:作者贊美梅花的高貴品質,實際上是表明自己堅韌不拔,在逆境中潔身自好的心態,是借物言志的一種方法。
例②:閱讀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回答問題。問:本詩明寫對項羽的贊揚,暗寫了什么?
答:諷刺了以宋高宗為首的南宋君臣,是多么貪生怕死,懦弱無能。
6. 對詩歌意境的體味(色彩、構成、情味等)
例①:閱讀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回答問題。問:詩的第三、四句創造了怎樣的意境?
答:原野遼闊無垠,天地相連,天比樹低,水月映照,仿佛月在身邊。描景狀物非常真切動人。
例②:閱讀王維的《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回答問題。問:竹林、孤琴、長嘯、明月這些普通景物能構成清幽意境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為作者恬淡澄凈的心情與此情此景相互融合。
(二)從語言運用角度設問
1.對關鍵詞語的品味(含義及表達作用)
例①:閱讀盧綸的《塞下曲》“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回答問題。問:“暗”“驚”“尋”“沒”四字妙在何處?
答:“暗”字既透露了朦朧的夜色,又渲染出一片黑乎乎的森林;“驚”字不只是風吹草動,而且給人一種陰森的感覺;“尋”字說明昨晚夜射是誤會;“沒”字把將軍射藝高超,臂力驚人的形象描繪出來了。
例②:閱讀楊萬里的《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回答問題。問:“惜”字和“愛”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詩人以一個“惜”字和“愛”字賦予泉眼、樹陰以人的感情。泉眼愛惜,樹陰愛戀,富有情趣。
例①:閱讀楊萬里的《小池》(見上)一詩,回答問題。問:“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人們常用來贊美什么?
答:這句詩常被人們引用來贊美年輕人在學業、事業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初露頭角,前程遠大。
例②:閱讀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扛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回答問題。問:“春江水暖鴨先知”蘊含了怎樣的哲理?
答;這句詩不僅寫出了富有詩情畫意的早春景色,而且強調了實踐精神,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的探索精神。
3.對語言風格的概括(格調、色彩、境界、情味等)
例①:閱讀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曠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回答問題。問:本詩在語言運用方面有何特色?
答:這首詩充滿了濃厚的抒情氣息。全詩清麗自然,意境開闊,含蘊無窮。
例②:閱讀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回答問題。問:這首詩的語言有何特點?
答:這首小詩,無華麗的詞藻,以平常用語入詩,顯得清淡樸素,更加耐人尋味。
(三)從表達技巧角度設問
1.對修辭方法的賞析(比喻、擬人、夸張、對偶、借代、雙關等)
例①:閱讀李白的《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回答問題。問:詩的后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