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與評價精講精練復習教案
[注]①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聲:指秋聲,如風聲、落葉聲、蟲鳴聲等。③雁:古人認為雁能傳書。
(1)從上、下兩闋的首句看,這首詩是以什么為線索來寫的?請簡要說明。
答:
【解析】“暝”,日暮,黃昏。“更”古人入夜會敲更鼓,“更深”即是“夜深”。根據這兩個詞可知時間在推移。“人去”“寂靜”“酒醒”,事件的發生凸顯了時間的先后順序,可見是以時間來組織情景的。答題時一要答出具體的線索,二要答出線索在組織情節時具體體現在何處。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詞中所表現的心情。
答:
【答案】作者在詞中表現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闋寫作者站在庭院等候親人的消息,但盼來的只是“無雁影”;下闋寫作者本想借酒消愁,酒醒之后,卻愁上加愁,于是感嘆不已,使孤棲之愁更深一層。(答出心情的給2分,能簡析表現的給3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回答本題時一要答出詞中體現的心情,二要結合關鍵語句進行分析。答出作者的心情,首先要抓住有情感信息的詞句,如“寂”“孤”“ 如何消夜永”;二要抓主人公的行為、情態等,如“佇聽寒聲”“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三要抓住意象意境,因為“一切景語即情語”,如“云深無雁影”;四要看注解,如“雁:古人認為雁能傳書”。
八.(遼寧)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題鄭防畫夾五首①(其一) 黃庭堅
惠崇②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③。
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鄭防:畫的收藏者,生平不詳。畫夾:分頁裝潢的畫冊。②惠崇:北宋僧人,畫家。擅長畫雁、鵝、鷺鷥及水鄉景色。③瀟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8.請從畫境、真景以及兩者的關系對本詩進行賞析。(6分)
【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畫,畫面上煙雨籠罩湖面,天上掠過歸雁;進而作者仿佛已由畫境置身于現實的湖上,望著歸雁,就想喚一條小船歸去;突然,耳旁響起朋友的聲音:這是一幅畫。于是作者才發現自己是將畫境當作真景了。作者從畫面引出真景,再從真景返回畫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