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與評價精講精練復習教案
此外,常用的表現手法還有象征、對比,寓褒于貶、明褒實貶,欲擒故縱、欲揚先抑,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畫龍點睛、曲筆逆筆,等等。
6.風格流派
由于作家的生活經歷、感情氣質、藝術素養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創作中就表現出各自獨特的格調、氣派和趣味,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風格。例如李白的詩豪放飄逸,杜甫的詩則沉郁頓挫;魯迅的作品猶如一座座內部正在沸騰的火山,冷峻中飽含熱情,郭沫若的作品,則如咆哮的大海波濤洶涌,熱情奔放,氣勢磅礴;趙樹理的小說,泥土氣息,撲面而來,孫犁的作品則清新雋永,美不勝收。總之,凡是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流派指思想觀點、藝術見解和藝術風格相同或相近的作家所形成的自覺或不自覺的結合體。例如,詩歌的流派以盛唐最為典型: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以高適、王昌齡、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人。詞的流派在宋代最為成熟: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為代表的婉約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同一流派作家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藝術風格,他們在題材的選擇、形象的塑造、語言的運用以及創作方法的選擇和運用等方面,都有許多共同點。例如婉約派詞,寫得比較婉曲、比較含蓄,多以艷情為題材,嚴格遵守音律;豪放派詞,則反映比較廣闊的社會生活,思想內容不拘于傳統的離愁別緒,不嚴格遵守音律。但同一流派的作家不只有一種風格,他們可以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例如同為豪放派,蘇詞廣達灑脫,辛詞則慷慨憤世。
有關詩歌風格的一些常用術語:
(1)雄渾。指力的至大至剛,氣的渾厚磅礴。在具體作品中,有的壯志凌云,剛毅雄健,如劉邦的《大風歌》;有的慷慨悲歌、視死如歸,如項羽的《垓下歌》,有的胸襟豁達、豪情橫溢,如曹操的《觀滄海》。雄渾尤其是盛唐詩歌的時代風格,反映了盛唐欣欣向榮的景象和朝氣蓬勃的活力,特別是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人,在他們筆下有狼山大漠,有絕域孤域,有同仇敵愾的憤慨,有誓死戍邊的決心。
(2)豪放。豪邁奔放,謂之豪放。就作為主體的詩人而言,情感激蕩,格調昂揚,想像奇特,志向高遠,襟懷曠達。就作為描寫對象的客體而言,往往顯示出特有的壯美、崇高。李白是豪放風格的集大成者,蘇軾則將慷慨激昂悲壯蒼涼的感情融入詞中。
(3)沉郁。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杜甫之詩為濃郁之極至,憂愁是杜詩沉郁的主要內容,但他的憂愁不只是個人的,更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這種憂愁具有豐富的情感層次,使其沉郁獲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價值。
(4)悲慨。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謂之悲慨。悲慨的內容包括:慨嘆風云變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擊人民災難之重,身受命運坎坷之苦,郁積壯志未酬之憤。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辛棄疾的詞。
(5)俊爽。即英俊豪縱,颯爽流利。如杜牧的詩,暢談歷史,痛砭時弊,總結教訓,憂國憂民,既有撐天宏志,又感報效無門。
(6)沖淡。即沖和淡泊。王維的山水詩均有閑、靜、淡、遠的特點。其筆下的大自然往往就是詩人自己,反映著濤人沖淡的心情。
7.論世知人
所謂“世”主要指詩人所處的時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所謂“人”主要指詩人,他的生平遭遇、思想性格及藝術風格。論世知人,對鑒賞古典詩詞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對這方面的知識,現撮其要略陳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