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社會科學類閱讀復習教案10
(選自《中國新聞周刊》)
6.不能說明“漢服,未必可稱‘國服’”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 )
a.某些漢服愛好者、提倡者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天朝上國”“華夏中心”的價值觀念,令人深思。
b.今天人們所推崇的漢服,實際只是傳統(tǒng)社會中少數(shù)“上等人”的服飾,普通百姓與之無緣。
c.人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逐漸擺脫了“服飾政治化”觀念,重倡漢服不應是對個性的否定。
d.中國還有其他五十多個民族,他們雖然人數(shù)少得多,但其權(quán)利與漢族應當是完全平等的。
答案 a
解析 從文章首段內(nèi)容可知,a項內(nèi)容是漢服提倡者的表現(xiàn),不屬于本文作者的論據(jù)。
7.下列說法,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在傳統(tǒng)社會,衣服的功能不再是遮蔽身體、保暖防寒,其政治功能被突出、強化,成為統(tǒng)治者“治民”的重要部分。
b.歷代王朝都有對著裝等級制度的嚴格規(guī)定。唐代是最開放的年代,但對各級各等人士的衣著諸方面的規(guī)定也最為詳細。
c.服裝成為“革命”與“不革命”的重要標志,是歷史上“服裝政治化”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延續(xù)和具體表現(xiàn)。
d.寬衣博帶、長裾雅步的漢服已消失了幾百年,漢服提倡者將它從歷史的箱篋中翻撿出來,毫無意義和價值。
答案 c
解析 a項“衣服的功能不再是遮身蔽體、保暖防寒”誤,b項說唐代“規(guī)定也最為詳細”于文無據(jù),d項從
文章最后一句話可知,“毫無意義和價值觀”不對。
8.對這篇論述文基本的行文思路,分析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開宗明義提出論點→從歷史的角度論證提倡漢服的危害→從少數(shù)民族的角度說明提倡漢服的錯誤→總結(jié)全文。
b.針對現(xiàn)實提出中心論點→回顧服裝被政治化的歷史→指出稱漢服為國服是服裝政治化的表現(xiàn)→進一步重申論點。
c.現(xiàn)在:有人提倡漢服→過去:漢服在歷史上的種種表現(xiàn)→現(xiàn)在:不宜提倡漢服。
d.正面:明確基本觀點→反面:漢服在歷史上的種種危害→正面:深化基本觀點。
答案 b
解析 這篇文章的基本論證思路是從反對“服裝政治化”的角度,反對將“漢服”定為“國服”;而對“服裝
政治化”的危害,則是通過回顧歷史來展開論述的。所以比較起來,b項的分析概括是最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