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社會科學類閱讀復習教案10
a.因為黃帝出生在黃河中游。
b.因為黃帝后裔自稱“華”(或“夏”)。
c.因為華族發展到整個中國。
d.因為華族聚居于被認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地區。
答案 d
9.下列對本文有關內容的理解最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 )
a.文章第三段開頭的“相傳”兩字不能省略,因為“相傳”所表述的內容來源于傳說,不是確實有據的。第四段開頭一句中的“之一”兩字也不能省略,因為“之一”表示還有別的發祥地,黃河流域不是惟一的。
b.文章第四段中“仰韶文化”的例子是為了說明“黃河流域的自然環境是很優越的”。
c.從本文內容看,“仰韶文化”的特點之一是農具簡陋,之二是農業經濟發達,糧食豐足,建筑技術先進,手工藝水平達到相當高的程度,文明程度較高。
d.作者在文中多處用“搖籃”來比喻黃河,是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
答案 a
二、(07石家莊市高中畢業班復習教學質量檢測(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洗手能洗去道德污點
身體的潔凈與道德的純潔在宗教、語言和人類行為上,都有非常深遠的聯系。潔凈就在虔誠的身邊。中文里的“小偷”被稱作“一雙臟手”,而最著名的例子,可能要數在謀殺鄧肯后,麥克白夫人瘋狂地想洗掉血漬。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的行為研究人員在一群大學生身上,對所謂的“麥克白效應”進行了一系列試驗。研究發現,至少在潛意識里,人們認為可以“洗”凈自己的罪孽。
在第一次試驗中,西北大學的60名學生被隔離起來,要求描述任何一件過去發生在他們身上的道德或不道德的事。這項試驗完成后,研究人員給他們出示了一系列詞語碎片,其中一些¬——例如,w-h可以拼成與清潔有關的wash(洗)或完全不相干的wish(希望)。那些剛剛花時間回顧了自己不道德行為的受試者,拼出一個與清潔有關的字的可能性更大。后來,一個有32名受試者參加的類似研究顯示,在回顧了自己的不道德經歷后,學生更有可能選擇橡皮,而不是筆,而那些沒有進行過測試的受試者卻沒有什么選擇上的偏好。
另一項有27位受試者參加的試驗,要求受試者把道德或不道德的故事抄下來。然后,受試的學生被要求給一些生活用品定價,包括牙膏、肥皂等。不出所料,抄寫不道德故事的學生給清潔用品定的價格要比其他同學高得多。
盡管這些研究似乎表明,道德上的污點造成了對身體清潔的渴望,但研究人員還是想知道,這種對清潔的要求是否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在要求45位以上的受試者回憶自己過去的不道德行為后,研究人員給其中22人分發了紙巾,而把剩下的人繼續留在“不干凈”的狀態中。然后,研究人員要求這些無償的自愿者去幫助一位陷入絕望的大學生:74%處在不清潔狀態中的人會提供幫助,而那些已經把自己洗干凈的人中,只有41%會提供幫助,這個結果發表在XX年9月8日的《科學》上。洗手能減少身體上的不滿情緒,但也會減少道德精神。
發現這種潛在的聯系后,研究人員希望進一步探究這種關系的根源——無論是在文化、語言還是心理上——以及它的影響。“環境的潔凈如何影響人們的道德?”研究人員說,“我們的研究將說明,環境不潔與社會行為可能存在因果關系。”如果麥克白讓他的夫人有一個干凈的家,就不會發生這么骯臟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