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二輪復習教案
把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放在首要位置,必須堅定發展經濟的信心。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和經濟必然會造成一定影響,但這種影響是有限的、可控的。我國有廣闊的國內市場,有充裕的資金和勞動力優勢,經濟增長潛力巨大、動力強勁;我國有改革開放30年積累的財富,有駕馭經濟運行的豐富經驗,經濟發展具有抵御風險的能力、基礎和空間。今年以來,面對空前挑戰,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近來,政府為應對金融危機采取的政策措施,有的已開始見效。這些良好的內部條件,為我們應對外來挑戰、戰勝困難奠定了堅實基礎。 把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放在首要位置,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出口的快速增長,一直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XX年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7.5%。對外依存度高,外部環境一有風吹草動,國內經濟就會受到明顯影響。因此,必須下大力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作為經濟發展的立足點,在優化結構的基礎上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著力擴大居民消費需求,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把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放在首要位置,必須對經濟進行靈活審慎的調控。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經濟運行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同時,國內物價漲幅易回升、投資增速易反彈、資金流動性過剩等因素仍然存在。為此,必須采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 把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放在首要位置,必須落實好中央各項政策。針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新變化,中央適時采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包括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調增商業銀行信貸規模、暫免征收存款利息稅、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和糧農補貼、降低住房交易稅費和住房貸款利率等。這些財稅、信貸、外貿等政策措施,均著眼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齊心協力地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哲學思考】1.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與客觀相符合。今年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并已開始對全球實體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中國雖然受到的直接沖擊相對較小,但對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已經開始顯現,經濟增速連續五個季度減緩,今年gdp增速從一季度的10.6%下滑到三季度的9%。 受金融危機及全球經濟減緩的影響,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增速回落4.8個百分點,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比上年同期減少1.2個百分點。而出口與投資和消費一起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壓力一是次貸危機的壓力,二是8年經濟高速增長后的周期性回落,三是30年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轉型的壓力等等。由改革開放帶來的出口增長,作為支持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近年來由于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幣升值因素等開始出現調整,再加上經濟經過8年的高速增長后不可避免地出現周期性回落,最后再遇上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才使得中國經濟在9.9%的高速增長下,微觀層面仍然感受到較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