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二輪復習教案
2.政治常識分析 ①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國家職能反映國家性質。國家經濟經濟政策組合拳的出臺,反映了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②國家職能。國家采取一系列經濟措施,體現了國家履行經濟職能應對金融危機。著眼明年經濟,國務院加快基建投資,還體現了國家的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③國家政策組合拳管理重度出擊,是為了保障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體現了國家機關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④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xx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戰略部署,體現黨堅持“三個代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性質和宗旨。 ⑤我國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世界性的金融危機,給我國的出口造成了很大壓力。我國提高3000余種出口商品的退稅率,就是鼓勵企業積極參與世界范圍內的競爭,提高競爭力,并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⑥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在當前世界金融危機肆虐的情況下,我國政府牢牢把握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現在國務院批復的鐵路投資額為2萬億元,其中在建項目的投資規模超過了1.2萬億。近三年鐵路建設投資將超過35000億元,其中長期投資規模將達到5萬億元以上。 3.哲學常識分析 ①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國家出臺上述政策,是根據國際國內的現實情況出發的。國家運用財政和稅收國債等經濟杠桿,刺激經濟發展,并鼓勵出口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也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表現。 ②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能的關系。市場經濟有自身的缺陷: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由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這一點。國家采取政策組合拳,并提出實施這些措施,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快”就是要迅速出手,爭分奪秒,不可貽誤時機;“重”就是要實施堅決有力的措施,從根本上扭轉經濟增速過快下滑趨勢;“準”就是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實”就是要抓好落實),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按客觀規律辦事的體現。 ③國家采用政策組合拳的辦法對國民經濟進行全方位調控,是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④抓主要矛盾的觀點。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除非發生大規模外敵入侵,我們要始終如一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當前形勢下,發展經濟尤為重要。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在于依靠自己的發展。 ⑤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各有其特點。我國政府根據經濟運行的不同情況,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例如國家提高出口商品的退稅率,不同的產品稅率不同,體現了矛盾的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道理。 ⑥事物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兩月內三次降低存貸款利率,是根據變化了的客觀情況適時作出的。 ⑦內因和外因辯證關系原理。在經濟發展中,我們既重視內因(擴大內需),又充分利用外因(擴大出口),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加快發展對外貿易結合起來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