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二輪復習教案
4.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和平促進發展,發展有利與和平。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中國重拳擴大內需對世界經濟是重大利好。今年以來,金融危機不斷蔓延,世界經濟呈現放緩之勢。世界銀行日前已將2009年世界經濟增速下調為“勉強”達到1%。其中,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甚至由原來的2%下調至負0.1%,發展中國家則由6.4%下調至4.5%。曾經高度依賴出口的中國正在把經濟增長的著力點放到擴大國內需求上來,高達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有望通過刺激投資和消費拉動中國經濟增長。 這是自金融海嘯發生以來,中國做出的最重大的經濟決策,也是繼美國和歐盟之后,全球第三大規模的政府救市行為。中國最新出臺的4萬億元刺激方案,有助于確保中國經濟維持8%至9%的較快增速。中國若保持8%至9%的快速增長,需要大量的進口作為支撐,這相當于間接給一些出口國提供了經濟刺激。與此同時,維持經濟增長還需要進口中間產品、資本商品,這也會給其他中高收入國家過采取積極措施確保自身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這是對世界經濟的最大貢獻。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測算,到200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球的比重已經超過5%,中國進出口總額占全球貿易的比重也從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8%左右。單就經濟增量來看,從1990年到2005年,中國對全球的新增gdp貢獻是27.87%,美國的貢獻是18.55%,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應對這場金融危機,最重要的是把我們自己的事情辦好,保持經濟穩定、保持金融穩定、保持資本市場穩定。一個有13億人口的大國長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十項舉措意在刺激中國經濟,卻對世界經濟產生重大利好。當前,世界各國再次面臨嚴重的金融危機,中國以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姿態在身體力行,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積極合作,以求共渡難關。【歷史學思考】 1.總結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經驗和教訓,理解國家調控國民經濟的原因、措施及作用。 2.了解蘇俄的新經濟政策、美國羅斯福新政、及二戰以來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知識綜合】一、內需與外需:1.擴大內需:
①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的戰略方針。
②擴大內需,即通過擴大國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
③近年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有力地拉動了經濟增長。同時,適當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堅決遏制部分行業和地區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
④城鄉居民個人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偏低,投資渠道太窄,從而使我國儲藏存款率偏高。因此國家應該鼓勵居民對在固定資產的投資,擴大投資渠道。
⑤城鄉居民要把握存款儲蓄、股票、債券(包括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商業保險等投資手段的特點,努力做到科學理財。比如在銀行保留適當儲蓄資金的同時,可以將部分儲蓄資金用來購買股票、債權,以期帶來更多的收益,購買商業保險用來以補償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 高☆考♂資♀源網